糖尿病的一些基础常识

2016-8-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糖尿病的一些基础常识

本文导读:很多人只知道糖尿病是一种病,但是不了解它是如何分型、诊断的,也不知道糖尿病有甚么误区,进而医治手段不够完善,接下来给您简单介绍下糖尿病的一些常识。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偏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发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经常致使酸碱平衡失常;其特点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实验异常。

1、症状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产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加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发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步下落。

2、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便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病发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很多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医治。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随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初期无任何症状,或唯一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实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初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3、病理

1型糖尿病胰岛病理改变特点为胰岛B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及胰岛炎,病程短于1年死亡病例的B细胞数量仅为正常的10%左右。50%~70%病例有胰岛炎,表现为胰岛内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其他改变有胰岛萎缩和B细胞空泡变性,少数病例胰岛无明显病理改变。分泌胰高糖素、生长抑素及胰多肽的细胞数量正常或相对增多。

2型糖尿病胰岛病理改变特点为淀粉样变性,90%患者的胰岛在光镜下见淀粉样物资沉积于毛细血管和内分泌细胞间,其程度与代谢紊乱程度相干;另外,胰岛可有不同程度纤维化。胰岛B细胞数量中度或无减少,胰高糖素分泌细胞增加,其他胰岛内分泌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

4、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缘由,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常常比其他肾脏疾病的医治更加辣手。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产生,特别在病程初期干预医治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糖尿病性视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不是出现视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膜新生血管构成的糖尿病性视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膜新生血管构成的糖尿病性视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干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干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产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随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两者是偶然的偶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产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病发,发展迅速,乃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太高的机械压力,可引发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构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产生在上肢、脸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发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其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高收缩压、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落、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均是其病发的危险因素。

5.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是指由糖尿病所引发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会产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缘由之一。

6.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部份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了,遗憾的是在医治上,尤其是在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相当困难,所以其重点还在于预防其产生和控制发展。

5、误区

1、糖尿病产生与吃糖有关:糖尿病的产生主要与遗传和肥胖有关。与食糖无明确关系,但糖吃多了可引发肥胖,参与糖尿病产生。

2、糖尿病可以根治:偏方、基因治疗、口服胰岛素等:糖尿病目前是1慢性毕生性疾病,但可以通过医治而取得长时间良好控制。

3、2型糖尿病无需胰岛素医治:胰岛素是目前降血糖最强的药物,还没有任何药物可替换它,2型糖尿病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4、胰岛素医治有毒性、成隐性、依赖性等:胰岛素无任何毒性、成隐性、依赖性,该用时一定要及时启用。

5、糖尿病不需控制饮食:公道的饮食计划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基本措施。

6、少吃饭,其他不限制、零食不控制: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少吃多餐,多吃新鲜的蔬菜。

7、不能吃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关键是什么情况下吃,吃多少,吃甚么水果,什么时候吃?

8、为了少排尿,从而少饮水:多尿并不是体内水多,而是血糖高而至。改良多尿的根本办法是控制好血糖。“进口物资”中唯有水(白开水、矿泉水和茶水)多多益善,糖尿病人不要等待口渴才饮水,要主动多饮水。

亚健康服务中心温馨提示:糖尿病也是常见的中老年人疾病,其药物医治以外最重要的是饮食跟生活习惯,只要掌握好的习惯,就能稳定控制好糖尿病的病程。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hl/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