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宣传安全使用燃煤炉取暖

2022-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住在平房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自行烧煤炉取暖了。煤炉取暖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若使用不慎就会造成煤气中毒,不及时发现很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地区综治办为今冬预防煤气、燃气中毒工作做了充分准备。近日,地区综治办安排紫芳园南里社区工作人员对分钟寺平房地区,冬季使用煤炉采暖的住户逐一进行走访、宣传安全工作,由于平房区人员居住复杂,工作人员对居住在平房区的居民进行预防煤气中毒安全宣传。在检查中,工作人员重点走进外来人口聚集的封闭院落,逐门逐户深入到暂住人员居所,实地查看室内炉灶安装是否规范、煤气报警器是否运行正常、烟道设置是否合理等关键环节。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人员当场责令当事人立即整改。在检查的同时还与当事人现场签订了《预防煤气中毒安全责任书》。此外,工作人员还耐心叮嘱住户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使用燃煤取暖,杜绝煤气中毒隐患,确保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知识链接

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凡含炭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即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煤炉产生的气体中Co含量可高达6%~30%。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或烟囱堵塞、漏气、倒风以及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失火现场空气中Co浓度高达10%,也可发生中毒。家庭用煤炉、煤气热水器产生的一氧化碳及煤气泄漏,则是生活性中毒最常见的原因。家用煤气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为了增加人们对煤气泄漏的警觉,生活用的煤气中添加了臭化剂-硫化氢,使煤气变成一股臭鸡蛋味。煤气中毒的危害为什么大?中毒主要损害的是脑神经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的20-30倍,分离能力是氧的分之1。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将长期占据氧气的位置,导致大脑急性和长期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后首先受累及。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白质和苍白球等最为严重。在病理上表现为脑血管先痉挛后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软化坏死,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危及生命。脑缺血和脑水肿可继发脑循环障碍,引起血栓形成或缺血性软化,或广泛的脱髓鞘病变,造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遗症”,出现肢体瘫痪、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作性头痛、精神障碍,甚至癫痫等。重度中毒者,其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几乎%。轻度中毒者有头痛、眩晕、乏力、心悸、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病情严重时皮肤、口唇黏膜、临床偶可呈现樱桃红色,呼吸及心率加快,四肢张力增强,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部分病例可并发筋膜间隙综合征,如受压部位出现皮肤大水疱和红肿及感觉运动障碍等症状。约30%的严重煤气中毒患者抢救苏醒后经约2~60天的假愈期,出现迟发性脑病症状,表现为痴呆木僵、定向障碍、行为异常、震颤麻痹综合征、偏瘫、癫痫、感觉运动障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老年以后患帕金森、早老年痴呆的概率增大。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白天用煤炉时要打开窗户,让屋中空气流通,要保证氧气的供应。

伸向窗外的部分要加上防风帽且要低于在屋内的部分。

使用煤炉时,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也就是要装好烟筒,烟筒不能漏烟。

晚上睡觉前必须检查火炉或煤炉,排烟的火档一定要开好。

使用煤气炉的,随时检查连接煤气罐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开关是否有异常。

火炉要有烟筒,并且保持其畅通,定期做清理工作,因为在点火炉一定时间以后,残留的煤烟形成煤渣,堵塞烟筒。建议2—3个月要清扫1次烟筒,以防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出路。

在室内设计一个排风扇,夜晚可将排风扇的风机开关打开运行,以加速室内污浊气体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在窗户的最下端或者其他的地方开一个通风孔,让室外的清洁空气快速的进入到室内,以促进空气环流的加速煤气排放。

有火炉或煤炉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露报警器,当周围出现煤气或液化气泄露时,可以及早采取避险措施。

“庄”在你身边!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hl/20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