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你都认识吗

2024/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广泛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每年引起全球万人死亡。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根据年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已有3.3亿高血压患者,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42.6%。至于“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高正常血压”这三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白大衣高血压

医院、诊室测血压升高,而在诊室以外环境测血压却是正常的,这种情况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据临床观察,在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曾有过白大衣高血压的占12%-50%。

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和警觉反应有关,也有人认为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与紊乱相关,还有人认为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患者一般都有因过度压抑自己感情而产生过度适应的倾向。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常存在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其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常高于正常,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患者多有吸烟、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异常心电图和视网膜病变;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白大衣高血压对器官是否有损害一直存在争论。有的研究指出,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左心室肥厚发生率15%;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心排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顺应性降低;加上患者代谢性危险因素增加,使其心血管病死亡率增高。

研究还发现,与正常者相比,白大衣高血压患者10年内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的风险显著增加;尿中白蛋白、微白蛋白轻度增高,尿中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显著增高;具有与一般高血压患者相似的近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高,并且存在肾小球功能受损。

不过,白大衣高血压对器官的伤害往往比较轻微或不显著,多数只存在功能性的心血管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不高,无明显的肾功能损害。有的研究甚至认为,患者不存在靶器官损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別。

结论就是,白大衣高血压造成靶器官损害的几率要比正常人高,但危险性低于持续性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是一种低危因素。

隐匿性高血压

跟白大衣高血压相反,有的患者诊室血压正常(/90mmHg),而在家自测血压升高(≥/85mmHg);或者诊室血压正常,而24小时动态血压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作“隐匿性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

研究显示,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单纯上压升高)中,隐匿性高血压的比例为44.5%;而在正常血压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比例为9%;在5年内会有一半隐匿性高血压患者演变为持续性高血压。所以有人认为,隐匿性高血压是持续性高血压的前驱症状。

研究者发现,男性、高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吸烟、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等是隐匿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正常血压

所谓“高正常血压”,或称“正常高值血压”,也有称其为“高血压前期”,指收缩压达到-mmHg、舒张压85-89mmHg,或两者只要其中一项达到此水平。

在我国,35-64岁人群中,高正常血压者已达32.1%,是高血压患者的1.2倍。高正常血压虽不属于高血压(≥/90mmHg),但处于高正常血压水平的人,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也会增高:心血管病危险增加44%,脑中风危险增加56%,10年内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在50%。

治疗各有侧重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隐匿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是确诊的必要手段,但因其价格高、普及难,无法成为大规模人群筛选的方法。因此,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年龄55岁男性、65岁女性、吸烟、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的人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z/22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