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脸抽眼跳,当心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
2020-8-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殊不知,偶尔眼跳可能是眼睑痉挛造成的,但若经常眼跳且眼跳局限在一侧的面部,就要当心是否患上了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不可任其发展
医院神经外六科主任孙洪涛介绍说,面肌痉挛又称单脸抽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常易被患者误认为是眼跳或着凉受风所致,还由于其发病人群集中在中年以后,不少患者误以为这是机体老化的一种反应,从而任其发展。
孙洪涛说,面肌痉挛包括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两种。其中,继发性面肌痉挛是指由于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血管畸形等颅内疾病引起的面肌抽搐,应选择治疗那些原发疾病为主。而原发性面肌痉挛是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造成脑内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经和临近的颅内血管“纠缠”在一起,血管舒缩对面神经造成搏动性压迫,最后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引起面部肌肉异常抽搐。随病情进展抽搐会日趋加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有这些症状者要警惕患面肌痉挛,医院检查诊治:1.以一侧眼睑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时间延长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伴有口角肌肉抽搐极为常见;2.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与人交谈时加重;3.严重者甚至会睁眼困难、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
八成五患者治疗有误区
据统计,临床上有85%的面肌痉挛患者在治疗上存在误区,如盲目轻信广告、迷信一些偏方、验方等,还有些患者及家属害怕进行手术治疗,造成久病不愈,患者十分痛苦。
孙洪涛表示,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适应症大相径庭,比如药物治疗可以暂时减轻抽搐的程度,但不能将抽搐症状祛除,因此药物治疗适用于疾病早期或全身情况较差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注射肉毒素可以通过药物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来阻断神经传导,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根治,需要反复注射,而长期注射有造成永久面瘫的可能;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一种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以祛除面肌痉挛。
孙洪涛建议,患者应先接受详细检查,再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病因治疗九成患者痉挛可根治
孙洪涛说,近年来,随着对病因的明确,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首选。该方法是在显微镜下找到相应颅神经出脑干处,分离压迫神经的异常血管,并在两者之间放置特殊材质的垫绵,起到隔离作用,即达到面神经减压的根治目的。此术式具有微创、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据临床数据统计,术后约八成患者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部分患者会在3至6个月之内逐步缓解症状,直至消失。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