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市神经病学年会暨卒中与免
2019-6-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12月17日,苏州市神经病学年会暨“卒中与免疫—中国行”大型公益巡讲会(苏州站)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内容涵盖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专业委员会及学组换届、疑难病例讨论等分论坛,会议邀请了多名国内知名教授专家作专题报告,吸引了苏州、无锡、常州等周边地区约多人参会。此次大会日程紧凑,内容丰富,从帕金森病到睡眠障碍,有卒中防治到焦虑抑郁,有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至门诊常见头痛治疗,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会议现场
医院肖保国主任在演讲中提出,多发性硬化(MS)在欧洲地区发病率达30/10万人,不同区域内的发病率也呈现加大变化,但在我国缺乏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多发性硬化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最终导致CNS白质广泛髓鞘脱失并伴有少突胶质细胞坏变,也可引起神经细胞及其轴索坏变。在其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出现的疲劳、行走困难、痉挛、疼痛、认知障碍、抑郁等相关症状。特别是痉挛,是MS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约为90%,痉挛会使得患者活动减少,诱发挛缩,导致重度残疾。目前常用于痉挛的药物主要有替扎尼定、巴氯芬和丹曲林等。在一项多中心,双盲试验中,替扎尼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优于巴氯芬,在《多发性硬化痉挛管理指南》中作为一线推荐使用。
肖教授授课
其后,医院神经内科董万利主任分享了神经内科门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紧张型头痛(TTH)。紧张型头痛表现为慢性头部紧束样或压迫性疼痛,常为双侧头痛。分为三个亚型:偶发性、频发性、慢性。在我国紧张型头痛的发病率为10.8%,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其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颅周肌肉障碍、中枢调节机制异常、神经介质代谢紊乱和心理因素等。一项研究中指出,紧张型头痛患者颅周肌肉紧张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同时研究还显示TTH的外感受抑制(ESP2)则表现为时限缩短,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或抑制过度的结果。目前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有非甾体药物、肌肉松弛剂、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等。在这些药物中,替扎尼定是作用于NE-α2受体,具有起效时间快,不易导致过度肌松,与非甾体药物联用时,可有效保护胃肠道的优势。一项早期的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替扎尼定治疗紧张型头痛有效率可达89%,在国内文献中也有类似结论,并且具有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和焦虑状态的优势,得到美国《Headache》、《意大利原发性头痛指南》、美国家庭医师协会《CDH诊断及管理》等指南一致推荐。
董教授讲解紧张型头痛的诊治
通过此次会议,让各位专家对凯莱通?(盐酸替扎尼定片)的产品信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凯莱通?(盐酸替扎尼定片)在苏南地区的学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选择凯莱通!患者更轻松!
更多资讯,请联络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
联系-
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