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经鼻内镜下全切三叉神经鞘瘤的技术特点

2017-4-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由于和颈内动脉以及III到VI对颅神经关系密切,起源于海绵窦或Meckel氏囊的颅底肿瘤往往难以处理,但可通过侵入性的经典颞下入路或经皮穿刺技术对肿瘤进行活检或切除。经鼻内镜手术通常用于垂体瘤切除术,近期该入路被扩展至鞍旁、颞下及眶内病灶,与传统的经颅入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来自法国里昂PierreWertheimer医院的颅底神经外科团队利用该技术处理了一例三叉神经鞘瘤,结果发表在年6月的《ActaNeurochir》上。

作者报道的这位49岁男性患者系左侧海绵窦旁巨大硬膜外占位,向眼眶、蝶窦及颞下窝生长,眼科相关检查及全身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鼻内镜手术不仅可以获得术野组织结构的全景特写及各个角度的影像,而且可以避免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牵拉及颅神经的损害。肿瘤获得全切,术中发现肿瘤起源于三叉神经上颌支始发段,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

图1.术前T1加权轴位(a)、矢状位(b)和冠状位(c)图像显示硬膜外海绵窦肿瘤,注射造影剂后中度非均匀强化,肿瘤界限清楚,提示非侵袭性肿瘤。

图2.术前头颅CT扫描轴位(a)、矢状位(b)和冠状位(c)显示海绵窦肿瘤向眼眶、翼腭窝及蝶窦侵犯。眶后壁和颞窝存在骨质破坏,肿瘤尚未侵犯斜坡。

图3.左侧鼻内镜经蝶入路手术视野。肿瘤逐渐暴露,可见位于上方的眶尖和后组筛窦,位于内侧的蝶窦,以及位于下方的翼腭窝和蝶腭动脉。

图4.术后复查,CT扫描(a)未见明显出血,可见后组筛窦被切除,眶尖及颞下窝开放,鼻中隔后部的切除使手术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对侧鼻孔提供了一个扩大的侧方视野。术后一年复查头颅MRI(b、c)提示原肿瘤部位由炎性粘膜重新生长填充,未见明显肿瘤残余。

综上,扩大经鼻内镜手术应用于鞍旁病变具有独到的优势,向下到颞下窝,向前到眶上裂,向内到蝶骨,均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空间。颅底外科医生应掌握这种前向的内镜路径,同时熟悉所有常规开颅颅底入路,以便根据肿瘤的特点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医院杨洋编译,浙江大医院王勇杰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







































白癜风怎么治愈
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z/13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