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瘦香菇又有人采食野生蘑菇中毒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近期我市降雨多,气候宜人,非常适合蘑菇生长,已接连发生3起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累计发病5人。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请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谨防中毒。

什么是蘑菇?

蘑菇或蕈菌一般泛指肉眼可见、能徒手采摘的大型真菌,为长出地面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多由菌盖、菌柄、菌托和菌环等组成,以菌盖最为明显。菌盖形状呈伞型、钟型、斗笠型、球型或半球型、扇型、漏斗型等各式各样,颜色也是多种多样。如:

毒蘑菇中毒临床分几型?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多种。根据毒蘑菇中毒作用机制和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以下五型:

1)胃肠炎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预后较好。

2)神经精神型除出现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如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可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等症状,预后多良好。

3)肝脏损伤型该型多数中毒患者在消化道症状后呈1-2天的“假愈期”,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纳差、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等症状,经积极治疗,约2-3周后渐趋恢复。少数病例呈爆发性经过,因肝性脑病、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

4)溶血型除消化道症状外,可出现腰腹部疼痛、无力、深褐色尿、贫血、肝脾肿大等急性溶血症状,严重溶血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此型还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5)光敏性皮炎型可出现皮肤红肿或疱疹,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

注意,注意:有毒......有毒...~~~~(_)~~~~

关于辨别毒蘑菇的那些谣言!

谣言1: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

真相

大名鼎鼎的“毁灭天使”白毒伞外表光洁纯白,而可食用的橙盖鹅膏菌则美貌与安全并重,因此仅凭颜色判断蘑菇毒性并不科学。

美貌与安全并存的橙盖鹅膏菌

谣言2: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真相

所有的蘑菇都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另外,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也可能沾染毒性。

生长在栎树叶子中的致命白毒伞——有毒

谣言3: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真相

生有菌托、菌环、菌盖上有鳞片,这些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而鹅膏属只是毒蘑菇中的一种。也就是说,按照这个鉴别标准,仅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

无菌托、菌环,菌盖上无鳞片的亚稀褶黑菇——有毒

谣言4:“有无汁或断面变色”的蘑菇有毒。

真相

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但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多汁乳菇——可食用

美丽牛肝菌——可食用

谣言5:“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

真相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或生虫。如:致命鹅膏就会被虫啃食。

被虫啃食的致命鹅膏——有毒

正被蛞蝓食用硫磺绚孔菌——有毒

注意:谣言不止五条,请记住,

没有专业人士在场时,唯一正确的方法是:绝对不要吃野生蘑菇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1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

立即就医: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请勿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栽培蘑菇味道鲜,营养丰富又安全;

野生蘑菇种类繁,形态各异分辨难;

莫要贪图山珍美,遇到毒菇会后悔;

如若误食有毒菇,立刻就医勿耽误。









































白癜风能治好嘛
白癜风治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z/12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