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发生脑梗塞的8个原因,看看

2024/3/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且危害很大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可防可治的,但生活中不少人尤其是中青年人提早发生了脑梗塞,究其因主要有8个,看看是否存在于你身上吧!

原因之一:只测空腹血糖,很少或从不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

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餐后血糖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人体全天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且更容易受到饮食的影响。临床统计显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出现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不达标的情况,而当餐后2小时血糖长期高于10.0mmol/L时,并发症的发生进程就将加速进行,所以有糖尿病的人日常检测血糖以测3次餐后小时血糖、测1次空腹血糖为宜。

原因之二:只看血糖的高低,忽略了血糖的波动

糖尿病所有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都是血管的病变,在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中,血糖的波动远大于单纯的高血糖,因此日常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时,要对二者做对比。当二者差值小于2.0mmol/L时,表明血糖控制稳定;超出此差值,提示血糖波动过大;当二者减值超过4.6mmol/L时,提示血糖控制不佳,需要尽快调整血糖控制方案,否则并发症将提前发生。

原因之三:只看血糖高低,忽视对血脂的管理

高血糖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只是侵蚀了血管内皮使之发生破损,血液中的脂肪从这些破损入进入并沉积下来,经炎性反应形成粥状脂质物才真正使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

因此有糖尿病的人严格控制血脂更为重要。且控制目标不能以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比如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人不超过3.37mmol/L就可以,有糖尿病的人则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

原因之四:只重视控制血糖,没有管理好血压

高血糖以及血糖的波动会使血管内皮变得“脆弱”,此时稍受外力的作用就可能破损给脂肪进入沉积创造条件。而血压就是血管承受的主要外力,脆弱的血管内皮要求血压不能过高,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的目标是至少小于/80mmHg,否则血糖看似控制的还不错,如果血压高出这个水平,血管病变仍然会发生。

原因之五:为控制血糖,过度节食营养不足

血糖作为生理活动的能量物质,做到不过剩是应当的,但生理活动是由组织细胞完成的,本身也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维护正常功能。比如,胰岛细胞在合成分泌胰岛素时,离不了微量元素镁、锰等的参与,而这些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研究证实:糖尿病者中,每天吃克新鲜水果比从不吃水果,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至少有30%的下降。

原因之六:只管吃了多少,没有注意少吃盐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与每天摄盐量小于6克相比,每天摄盐量超过8克时,空腹血糖升高可达2.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会将会升高0.67%。原因在于高盐饮食更容易超重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使机体处于炎性状态中,促使沉积在血管壁中的脂肪发生炎性反应,加速动脉粥样及斑块的发生发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正常人的建议是每天不超过5克,对于有糖尿病的人应当比5克还要低才可以。

原因之七:从不做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3-5年后即会进入并发症发生期,大多早期并发症及时发现并给予干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这就需要定期筛查早发现,比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微血管病变,颈动脉及心脏彩超可以及时筛查出大中血管病变等,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人每年都应当做一次。

原因之八:偏听偏信偏方保健品

糖尿病一旦发生,胰岛功能会呈渐进性下降,超出自身代偿能力后,血糖将会居高不下,此时借助降糖药的帮助才是明智之举。但有些人非常排斥降糖药,却对多吃某些食物比如苦瓜、芹菜、粗粮、保健品等可以控制血糖深信不疑,延误了对高血糖的控制。要知道,当空腹血糖始终大于7.0mmol/L、餐后2血糖始终大于10.0mmol/L时,切不要一意孤行拒服降糖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s/22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