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医学237自主神经调节系统
2017-2-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包括中枢部和周围部,后者与内脏、腺体、血管和非横纹(平滑)肌的神经分布有关。
内脏传出通路与躯体传出通路在周围突触中继方面是不同的。在内脏传出通路中,在中枢神经和内脏效应器之间至少插入两个神经元。初级神经元(节前神经元)的胞体是在脑神经内脏传出核和脊髓外侧灰质柱中;它们的轴突通常是纤细的有髓纤维,通过脑神经和脊神经至周围内脏神经节,在此处它们与次级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次级(至效应器)神经元(节后神经元)的轴突通常是无髓的,支配平滑肌或腺细胞。
内脏传人通路类似于躯体传入通路;其外周纤维的起源细胞为单极神经元,存在于脑神经节和脊髓背根神经节内。周围突通过自主(内脏)神经节或神经丛,或可能通过躯体神经而分布,此间没有中继。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副交感部、交感部和肠部。副交感的节前传出纤维为颅底传出,而交感神经的节前传出纤维为胸腰传出经胸脊神经和上部腰脊神经穿出。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元胞体是在外周,远离中枢神经,位于要分布结构附近散在的神经节内,或常散在于内脏的壁内。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胞体大部分在交感干神经节内或在外周神经丛内的神经节中,但它们总是靠近脊髓,而不是靠近要分布的效应器,分布至盆部内脏的神经元除外。例如,颈上交感神经节与1l颈神经灰交通支相汇,支配头颈、五官、咽部及心肌(图4-17)。肠神经系统由位于胃肠道壁内的一些有神经节的神经丛组成。肠神经系统含有反射通路,通过这些反射通路控制消化道肌层的收缩、胃酸的分泌、小肠水和电解质的运输、黏膜血流量和其他一些功能。在肠神经系统和交感、副交感以及感觉一运动神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文本选自百川脊柱医学系列丛书之《脊柱健康的机制和功能》节段,作者:黄开斌)
百川健康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