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2016-1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瞳孔大小不等(anisocoria)是指双眼瞳孔呈现大小不等的症状,其发生的原因包括:

①瞳孔光反射的神经反射弧受到干扰,如交感神经或小脑、脑干问题;

②眼部的疾病,如角膜溃疡、葡萄膜炎造成疼痛会导致患眼缩瞳,而严重的青光眼则会导致散瞳,

③部分药物会影响瞳孔光反射的表现。

在瞳孔光反射的神经传导路径上,不同病灶位置所导致瞳孔光反射异常与视觉的关系,已在前面的章节讨论过(详见本章第二节、第三节)。其中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控制瞳孔大小的传出神经,由下视丘作为神经信息整合的主要上游器官。

副交感神经负责支配虹膜括约肌,当副交感神经发生问题时,除了可造成散瞳外,由于多是上游的动眼神经病灶,因此可能同时出现上眼睑下垂、外腹侧斜视的症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测试来定位病灶位置,这是利用受损的自主神经对刺激性化学药物的反应更加敏感的特性进行测试(denervationhypersensitivity):

(1)直接副交感神经促进剂如毛果芸香碱。局部给予毛果芸香碱可用来鉴别上位运动神经元(顶盖前核至动眼神经核之间)或下位运动神经元(动眼神经核至虹膜)的病灶。点一滴稀释至0.05%的毛果芸香碱眼药,正常情况下在45~60min后会发生缩瞳反应;当病灶在下位运动神经元时,瞳孔则是很快会出现收缩;若点药90min后仍未缩瞳,可以以1%毛果芸香碱重复测试。

(2)间接副交感神经促进剂点一滴0.5%的毒扁豆碱眼药,病灶位于节后神经时,不会产生缩瞳;病灶位于节前神经或上位运动神经元时,则很快会发生缩瞳;正常情况下,会在40~50min之后发生缩瞳。

分布在眼部的交感神经从上游至下游可分为一至三级神经元。其神经传导起始于下视丘与间脑的上位运动神经元,向下传递经过脑干与颈部脊髓,突触分布到交感神经位在第一至第三节胸部脊髓的细胞体,此为第一级神经元(first-orderneuron);交感神经纤维离开脊髓向前至前胸的交感神经链,再在颈部与迷走神经汇合形成迷走交感神经干,于耳朵后腹侧的前颈神经节形成突触,此为第二级神经元(second-orderneuron),又称为节前神经;之后的下位运动神经元纤维经过骨膜与中耳,到细胞体所在的三叉神经节,轴突最后离开颅骨到达眼睛,控制瞳孔辐射状肌、眼部平滑肌、上下眼睑与第三眼睑,此为第三级神经元(third-orderneuron),又称为节后神经。

在猫,节后交感神经纤维不经过三叉神经节,但仍在离开中耳后与三叉神经的眼支汇合,最后分布到第三眼睑平滑肌与瞳孔辐射状肌。

相关文章推荐

葡萄膜疾病-永久性瞳孔膜

评估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青光眼诊断

自主神经机能异常

视中枢疾病

视神经交叉疾病

小柳原田综合征

急诊状况及处置-急性青光眼

犬葡萄膜肿瘤

晶状体导致的葡萄膜炎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长按上方







































白癜风反复发作怎么办
患有白癜风要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hl/10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