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甲钴胺,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016-9-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血塞通+甲钴胺,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探讨血塞通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例DPN病人随机分为医治组和对比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等常规处理并口服甲钴胺μg,逐日3次:医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胶囊口服,4周为1个疗程。医治前后检测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结果医治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比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有明显改良。结论血塞通医治DPN能改良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血塞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医治最困难的并发症之一,可致使糖尿病残疾率升高,还带来了护理、医疗的复杂性与困难性,临床采取血塞通医治DPN6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结果报导以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例住院和门诊的DPN病人,均符合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①肢体感觉障碍,出现麻痹、疼痛、蚁行感、炙烤感、发凉等症状;②肌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度觉减低;③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④排除其他缘由而至周围神经病变及严重肝、肾功能伤害。将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医治组60例,其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40岁~68岁(48.2岁±7.5岁);糖尿病病程1年~13年(8.3年±1.0年);DPN病程5个月至3年(1.6年±0.8年)。对比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8岁~69岁(47.7岁±6.8岁);糖尿病病程11个月至14年(7.8年±1.1年);DPN病程6个月至2.8年(1.8年±0.7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医治方法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等常规处理并口服甲钴胺μg,逐日3次。医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胶囊mg/次,3次/d,口服,4周为1疗程。对比组给予通心络口服,逐日6粒,4周为1个疗程。
1.3视察指标医治前后检测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
1.4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基本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m/s;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NCV增加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良,肌电图NCV无变化。
1.5统计学处理采取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医治组
60
45
12
3
95.0
对比组
60
28
18
14
76.7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两组MNCV、SNCV、FBG和2hPG比较(见表2)
组别
n
FBGmmol/L
2hPGmmol/L
MNCV(m/s)
SNCV(m/s)
正中神经
腓神经
正中神经
腓神经
对比组
医治前
60
7.3±1.5
14.7±4.3
43.3±3.0
38.6±3.0
38.4±3.5
32.7±3.3
医治后
60
4.3±1.2①
12.9±2.2①
45.5±3.9①
40.1±3.4①
40.2±3.4①
34.0±3.9①
医治组
医治前
60
11.5±4.3
15.4±5.6
42.3±4.0
38.3±3.0
38.2±3.3
33.7±3.1
医治后
60
6.0±1.5①②
8.6±3.5①②
52.0±4.7①②
48.5±3.4①②
47.1±3.3①②
43.5±3.4①②
与本组医治前后比较,①P?0.05;与对比组医治前后比较,②P?0.05
2.3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表3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组别
n
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
红细胞比容
医治组
医治前
60
5.88±1.13
1.97±0.13
0.45±0.05
医治后
60
4.17±0.64
1.49±0.11
0.42±0.02
对比组
医治前
60
5.77±1.20
1.95±0.13
0.45±0.03
医治后
60
5.59±1.13
1.87±0.21
0.43±0.04
与本组医治前比较,①P<0.05;与对比组医治后比较,②P<0.05
3.讨论
DPN的病因与病理、生理进程:是多种致病因素参与和致使DPN的病发与进展,包括代谢紊乱即高血糖造成微血管病变,致使神经内膜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组织蛋白非酶糖基化,大量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在血管壁,致使神经轴突及髓鞘变性等神经病变;而神经微血管病变造成神经营养障碍,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与转运的减少也直接致使神经损伤与坏死;神经细胞毒性氧化反应激反应等病理进程,造成神经细胞损伤,结构破坏,神经轴索萎缩、消失,片断性和进展性脱髓鞘病变,神经内抗原蛋白的漏出,激活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破坏神经的自身抗体致使神经细胞死亡或凋亡。
DPN的致残率高,是造成糖尿病病人下肢及足慢性难治性溃疡和干性坏疽、湿性坏疽与截肢(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缺少特异性医治方法,多采取控制血糖、调理代谢及改良微循环,和纠正神经缺血缺氧,增加神经传导功能。
血塞通胶囊以三七总皂甙为主要成分,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的功效。三七总皂甙能下降红细胞比容和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使血液粘稠度下降,并可扩大血管,增加外周血管的血流量。同时血塞通胶囊的主要有效成分,如人参2醇和人参3醇,经加工已完全分解成Rb、Rbl、Rg、Rc等十几种单体物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药效,其活性成份能使组织的血流量明显增加,ATP生成增多,Na+-K+-ATP酶活性升高,并对因缺血引发的组织细胞膜及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细胞内钠、水潴留引发的细胞毒性水肿等均有保护作用,从而提高组织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有助于糖尿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血液流变学指标表明医治组经医治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有明显下落。肌电图检查表明神经传导速度较医治前增快。而对比组医治前后改变不明显。
血塞通可显著改变糖尿病病人血液的高黏状态,改良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能增进神经细胞组织功能修复,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确切,运用进程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是一种医治DPN安全有效的药物。
雷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