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的血糖标准根据年龄的不同,可
2024/12/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我国的糖尿病人口已达到一亿三千万,居全球首位,二型糖尿病的病人占90%。更恐怖的是,接近四成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平时的血糖值,而百分之七十的人,在血糖超标的时候,会出现血糖超标的情况。从而导致脑梗塞、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不同年龄群体对葡萄糖的需求不同
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每天的能量消耗较大,所以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保持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不超过7.8mmol/L。
40-60岁的中年人,由于生活压力过大,所以他们的饮食很不规律。因此,空腹血糖可以保持在4.4~6.1mol/L之间,餐后2个小时血糖不超过8.0。
65岁以后,机体的胰岛素及各种代谢性荷尔蒙的分泌会随着机体功能的衰退而降低。所以,可以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范围内,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水平一般在8.0-10.0范围内。
75岁以上的人,因为胰岛素的分泌很少,所以血糖会很高,但是在这个年龄段,很有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因此,他们可以在7.0-9.0之间保持空腹血糖,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水平在8.0-11.0之间。
二、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不会无缘无故的来找你,很有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
一是,有家族遗传有糖尿病的人。糖尿病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都患有糖尿病,那么孩子有50%的几率会患上糖尿病。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加强日常生活和运动。
二是,肥胖者。资料显示,在2级糖尿病患者中,60%~80%的患者在发病前都有一定程度的肥胖症,特别是腹部肥大。体重超标、肥胖会加重胰岛细胞的负荷,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所以,要防止糖尿病,首先要从减肥、低热量、高脂肪的饮食入手。
三是,45岁及以上的生活不规律者。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是成正比的,当我们的年纪越来越大,代谢能力下降,器官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减少。
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由于精神压力太大,经常暴饮暴食,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很有可能患上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