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麻木刺痛难忍,去医院一查是糖尿病在
2024/9/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增长,糖尿病患者也就越容易出现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得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怎么办呢?又怎么来治疗才有效果呢?
我们先来看一则病案!
李阿姨是1名有糖尿病病史5年的患者,近半年出现双下肢脚趾麻木,后逐渐蔓延至足底、小腿,伴有针刺感、踩棉花感、烧灼感,近期双上肢手指也开始出现麻木、疼痛,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
由于麻痛难忍,李阿姨自行服用止痛药物,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心生医院就诊,经内分泌科医生检查,完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五项筛查及肌电图,诊断为: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后经中西医内外治法综合诊治,李阿姨四肢麻痛症状逐渐改善,睡眠好转。
01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是什么病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疼痛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
02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
疼痛症状特点及表现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主要表现为烧灼样疼痛、闪痛或电击痛、针刺感或刺痛;行走痛,常描述为“赤脚走在热沙上”;肌肉痉挛;触碰床单后引起疼痛。
疼痛症状常从足趾开始,随后双侧对称性扩展,呈套袜状分布并逐渐影响到足部和下肢;偶尔也可累及双手,指尖常最先受累;会在夜间加重,导致患者无法入睡,甚至可导致抑郁,而抑郁可进一步加重神经病理性疼痛。
也有很多患者有便秘,胃口差,体重逐渐减轻等症状。
03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是怎么来的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可能与血糖控制差、血糖波动、体重下降太快、神经微血管改变、神经纤维变性相关。
中国古代医家认为消渴筋痹常与气血阴阳亏虚,痰浊、血瘀、湿热、寒凝等密切相关,瘀血阻络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
04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该如何治疗
基本治疗:血糖控制,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是治疗的基础。因而要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平稳控制好血糖。
西医药物治疗:神经营养性药物、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神经节苷脂类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止痛剂等等。但往往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长期服药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中医认为消渴筋痹常与气血阴阳亏虚,痰浊、血瘀、湿热、寒凝等密切相关,瘀血阻络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活血化瘀在治疗上占重要位置。但活血化瘀也有多种方式,具体需根据患者体质来进行对症治疗。
经过前期观察,中药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病情缓解,可恢复正常生活。
除中药内服外,中医还有外治法,也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并对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内分泌科常用外治法:
中药沐足
艾灸床
刮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