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过招,华山论剑,精彩现场
2021-12-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林宏老师:
复习影像,以双侧白质受累的低密度但强化后多集中于左侧白质的多发点、小片状强化的95-5岁(时间对不上啊)始,病灶的侧别、累及范围、数目、强化灶的此消彼长等,不倾向髓鞘生成障碍的疾患(包括ALD、佩梅氏病、亚历山大等),在影像学上具有时间上的多相性(DIT)、空间的多灶性(DIS),唯需鉴别排除其它导致脱髓鞘的原因:1.感染或炎性ADEM多为单相性疾患,尽管亦有复发的报道,但在此患者支持不多;SSPE的病程四阶段表现不典型;抗NMDAR虽阳性(CSF1:1),有畸胎瘤复发导致的抗NMDAR脑炎的报道,此例我还是怀疑假阳性的可能;5岁也还不会HIV导致PML吧?Rassmusen也能排除了吧。脑室也不大、脑膜无强化,所给的CSF仅IgG增高也缺少特异性,等等,感染或炎性我会排掉。2.肿瘤特别是淋巴瘤病史中没有说明激素治疗,影像的改变也不具有PCNSL或继发性淋巴瘤的特征性常见表现,时程也够长了,这么便宜的事儿不会有,“鬼影”肿瘤君可能就滚蛋了。3.血管性的MRA显示双侧颈内动脉和左椎动脉V4狭窄,的MRA有变化,但左颈内依旧窄啊,不是磨牙、夹层和RCVS,倒是警惕一下血管炎的可能,那些个化验似乎不考虑继发性的因素,PACNS考虑吗?查一下ANCA,活检的干活?4.多发性硬化及相关性脱髓鞘疾病有可能。5.其它营养代谢中毒等若干就不考虑了。有活检结果为佳,恭候结果!谢谢CEO的精心准备!
黄镪老师:
定位诊断:(1)癫痫发作定位临床表现中发作前视幻觉(视皮层及视前区),发作右上肢活动(左侧额叶运动皮层),发作后右肢活动及言语障碍(Todd麻痹可能,考虑左侧额叶运动及语言皮层受累),右侧凝视(左侧皮层侧视中枢受累)余发作表现无定位意义;影像双侧半球病灶;EEG双侧颞顶棘尖波。癫痫起源病灶综合定位考虑左侧额叶、顶枕叶皮层可能,不除外多部位起源。其它临床体征定位:双侧肌力减弱,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考虑双侧锥体束损害;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或姿势),肌张力代偿性减弱,考虑锥体外系受累;认知检查不合作,上学能力受限,考虑智能下降,广泛皮层受累可能。综合定位:广泛认知,锥体束,锥体外系及左侧皮层侧视中枢等受累。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支持双侧广泛皮层及皮层下病灶(皮层下为著)。
定性诊断:青年女性,病程14年;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癫痫,认知下降,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表现;影像学表现演变:5岁和8岁的头部影像提示多发强化片状(左侧枕叶顶叶及额叶皮层下,右侧胼胝体压部)及FLAIR皮层下白质大片病灶(左侧额顶叶皮层下),考虑炎性病灶可能性大;9岁强化CT提示新发多处强化病灶(右侧额叶顶叶及左侧额叶皮层下,以上均为新发,原有老病灶未见强化!);10岁强化病灶较少且小(右侧额叶皮层下,胼胝体体部,左侧大脑脚),FLAIR提示右侧额叶顶叶皮层下,内囊和左侧额叶皮层下,内囊及中脑大片状高信号;13岁猜测为常规复查,无强化片子,T2显示原有病灶大部分消失,遗留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小片状异常信号区;15岁,无强化片子,T2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片状异常信号区,较前有扩大。首次出现的MRA及DWI无异常;19岁无强化片子,T2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片状异常信号区,较前无明显扩大!DWI无异常;20岁无强化片子,T2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片状异常信号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胼胝体,双侧内囊及桥臂),较前有明显扩大。首次出现的MRA及DWI第一次出现左侧顶叶异常信号(ADC不低),考虑癫痫发作后细胞水肿。MRA未见明显异常。
刘步老师:
少年发作,反复癫痫多发病灶,而且脱髓鞘严重,双侧颈动脉虹吸段狭窄。后来恢复(是否图像问题)。你是是否遗传?代谢?线粒体?
华生老师:
病史特点:小儿亚急性起病,总体症状呈波动性进展,病程加重期伴有发热,临床特征表现为智能下降及癫痫发作,MRI示病灶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波及脑室后部周围白质合并基底节核团受累,可见脑干病灶,强化呈小斑片状及结节样,未见钙化及囊变;脑电图基本对称节律性慢波和尖、棘慢波。部体感觉影像病变重,临床症状相对轻,呈不对等。
定位:双侧皮质、白质(脑室后部周围白质)合并基底节核团及脑干。
定性:集中考虑免疫性脑炎、特殊性感染、脱髓性脑病、遗传代谢等
1、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首要考虑):支持点为小儿起病(有无麻疹病史?),症状波动性进展,智能下降及癫痫发作,特征性的皮质、皮质下白质,波及脑室后部周围白质合并基底节核团受累,脑电图对称节律性慢波和尖、棘慢波;不支持点主要为持续时间大长,且皮质萎缩并不明显;建议提供有无麻疹病史,查麻疹病毒抗体等。
2、抗NMDAR脑炎:患者智能下降及癫痫发作,病情反复,结合影像,抗NMDAR抗体阳性,本病应该考虑,但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变精神异常及癫痫发作,影像学应该以海马、颞叶为主,且本患者应该没有畸胎瘤吧?(故可能性小)。
3、脱髓鞘疾病,从片子看皮质及核团受累,MS排除,病灶亦不符合NMOSD,炎性假瘤及BALO应该不是,那么重点是ADEM:小儿多有疫苗接种史,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应该考虑到本病,只是本病一般为单相,当然亦有少见的多相型,但癫痫发作并不多见,且时间大长,影像强化也不像。另外要提的是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主要是看这小姑娘有没有免疫功能低下因素,但是本病进行性加重,且死得快,就只是提一下。
4、感染,从患者病史特点及脑脊液情况,细菌、结核及真菌个人感觉不好考虑,当然不绝对,比如梅毒(应该查一查)、Whipple病等就很怪。重点应该在病毒:HIV(本病可以有各种表现,应该提一下)、EB病毒脑炎(本病毒与尾状核和壳核暧昧),其他病毒没能想到更多。寄生虫应该不排除,第一眼CT感觉是血吸虫,但只是小儿,且后面提供片子并不典型,建议行寄生虫抗体检查。
5、遗传代谢疾病:主要是小儿起病,病情进行性进展,广泛脑损害。但本病人症状是顿挫型波动性明显,且伴有发热,所以遗传方面主要考虑代谢相关,智能减退结合癫痫,考虑最多的跟大家一样(MELAS),但是患者影像学不典型,患者有没有身体发育如何?有没有耳聋?白内障?等。氨基酸代谢疾病本人一点不懂,就不说了。
白质病变这么明显,且后部有蝶型样改变,应该考虑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表现为对称性位于双侧顶枕区白质病灶,周边呈指状,胼胝体压部早期受累,呈“蝶翼状”,是所特有的,其他脑白质病少见,而ALD另特点是病变由后向前进展,本病人病灶发展情况不典型,并且致命的是女性。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MRI表现为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白质广泛的,对称性的改变,通常自双侧额叶向后发展,并可累及其他部位,感觉本病亦需要重点考虑,行基因检查也不为过。
综上(大多了,等于没说),重点的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病毒感染。
其他(跟病人沟通要说到这两字,呵呵)
杨静老师:
受益匪浅,各位老师分析的太好了,只是觉得临床上遇到这样的疑难问题实际诊断很难,我们的病例就是一开始不同意活检,只能实验性治疗,等效果不好同样活检了,发现病灶有变化,容易取的部位坏死了取也没意义,新出现的病灶位置深周围血管丰富又不好取,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基因了
方伯言老师:
这个病人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合并血管病变,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首先还是考虑免疫因素,脑脊液NMDA特异性比血清要高。虽然乳酸增高,感觉是坑,不敢跳
耿昌明老师:
线粒体是皮层病变,该患者是白质病变为主,坚决不同意线粒体
方伯言老师:
我同意耿主任意见,不认为是线粒体病,该病人以白质病变为主,病程反复,激素有效,脑脊液检查都支持免疫。但我解释不了MRA的表现及后来出现的下肢血管问题,一元论?
邢斌老师:
抗NMDA受体脑炎不能成立,但不能排除。没有精神症状,没有NMDA受体脑炎的几个典型阶段;头颅MRI病变以白质为主,且范围广,影像学不符合;抗NMDA受体滴度不高,脑脊液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查结果不能完全支持。下一步,可能需要复查脑脊液相关抗体,及完成基因检测。
宋晓辉老师:
看了大家的分析,感觉把神经病学的整本书都分析了一遍,受益匪浅,但仍无定论,个人感觉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病灶中间有个东西在很奇怪…就是哪个结节影到底是什么哪
李柱一群主:
如果是线粒体脑肌病的话,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会这么好的。如果可能还可以做线粒体方面的基因检测,加以证实。从目前现有的临床病史,体征和相关的检查结果,我认为还不能完全定位和定性。建议复查相关抗体和补充影像学资料。
王卫老师:
医院神内继续追访吧!有时活检也不能提供肯定的答案柳宏伟老师:
年轻+病史比较长+千年不逾+多发白质病灶脱髓鞘+癫痫+认知功能减退。也没有特别加重,也没有特别减轻。脑脊液指标,考虑免疫性疾病可能性大。
1、抗NMDA脑炎(可以这样表现,感觉像多发性硬化似的)
2、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3、神经结节病。
4、淋巴瘤样肉芽肿。
5、NMOSD(给个AQP4抗体)。
6、可以排PML、SPSS,不可能活到现在。线粒体脑病及白质营养不良类脑病,缺乏典型表现,可能性很小。
浩玉老师:
病史特点:小儿亚急性起病,总体症状呈波动性进展,病程加重期伴有发热,临床特征表现为智能下降及癫痫发作,MRI示病灶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波及脑室后部周围白质合并基底节核团受累,可见脑干病灶,强化呈小斑片状及结节样,未见钙化及囊变;脑电图基本对称节律性慢波和尖、棘慢波。部体感觉影像病变重,临床症状相对轻,呈不对等。
定位:双侧皮质、白质(脑室后部周围白质)合并基底节核团及脑干。
定性:集中考虑免疫性脑炎、特殊性感染、脱髓性脑病、遗传代谢等
1、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首要考虑):支持点为小儿起病(有无麻疹病史?),症状波动性进展,智能下降及癫痫发作,特征性的皮质、皮质下白质,波及脑室后部周围白质合并基底节核团受累,脑电图对称节律性慢波和尖、棘慢波;不支持点主要为持续时间大长,且皮质萎缩并不明显;建议提供有无麻疹病史,查麻疹病毒抗体等。
2、抗NMDAR脑炎:患者智能下降及癫痫发作,病情反复,结合影像,抗NMDAR抗体阳性,本病应该考虑,但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变精神异常及癫痫发作,影像学应该以海马、颞叶为主,且本患者应该没有畸胎瘤吧?(故可能性小)。
3、脱髓鞘疾病,从片子看皮质及核团受累,MS排除,病灶亦不符合NMOSD,炎性假瘤及BALO应该不是,那么重点是ADEM:小儿多有疫苗接种史,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应该考虑到本病,只是本病一般为单相,当然亦有少见的多相型,但癫痫发作并不多见,且时间大长,影像强化也不像。另外要提的是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主要是看这小姑娘有没有免疫功能低下因素,但是本病进行性加重,且死得快,就只是提一下。
4、感染,从患者病史特点及脑脊液情况,细菌、结核及真菌个人感觉不好考虑,当然不绝对,比如梅毒(应该查一查)、Whipple病等就很怪。重点应该在病毒:HIV(本病可以有各种表现,应该提一下)、EB病毒脑炎(本病毒与尾状核和壳核暧昧),其他病毒没能想到更多。寄生虫应该不排除,第一眼CT感觉是血吸虫,但只是小儿,且后面提供片子并不典型,建议行寄生虫抗体检查。
5、遗传代谢疾病:主要是小儿起病,病情进行性进展,广泛脑损害。但本病人症状是顿挫型波动性明显,且伴有发热,所以遗传方面主要考虑代谢相关,智能减退结合癫痫,考虑最多的跟大家一样(MELAS),但是患者影像学不典型,患者有没有身体发育如何?有没有耳聋?白内障?等。氨基酸代谢疾病本人一点不懂,就不说了。
白质病变这么明显,且后部有蝶型样改变,应该考虑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表现为对称性位于双侧顶枕区白质病灶,周边呈指状,胼胝体压部早期受累,呈“蝶翼状”,是所特有的,其他脑白质病少见,而ALD另特点是病变由后向前进展,本病人病灶发展情况不典型,并且致命的是女性。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MRI表现为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白质广泛的,对称性的改变,通常自双侧额叶向后发展,并可累及其他部位,感觉本病亦需要重点考虑,行基因检查也不为过。
综上(大多了,等于没说),重点的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病毒感染。
其他(跟病人沟通要说到这两字,呵呵)
李宏增老师:
早期多发的白质病变,有增强,此起彼伏,20岁,双侧广泛白纸病变,如“泼墨状”,先排除NMOSD
李尊波老师:
内涵丰富的成人脑白质病变?上复发性抗NMDA受体脑炎文献了!
杜彦辉老师:
华生—医院神内我不太了解,15年的病史应该是偏良性的病,激素缓解症状也说不清机理,能做病检我们才有可能认识提高一步唐勇辉老师:
患者智能障碍,癫痫发作,定位皮层。左侧肢体肌张力高,键反射活跃定位锥体束。眼球向右侧凝视,定位侧视中枢。患者5岁反复发热,考虑颅内感染。结合磁共振,白质病变,多处钙化。考虑Torch综合征。期待标准答案
李泽宇老师:
首先考虑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围绕这个病再做相关检查,包括皮肤成纤维细胞ARSA活性检查,看有无MRI的U型纤维及小脑受累的时间顺序。
陈启华老师:
另外鉴于患者病灶集中在中线附近,再补充一个NMO,川北、甘肃不是血吸虫高发区,看来也不能完全排除血吸虫脑病,整合儿童颅内游走性病灶可能得疾病:线粒体,寄生虫,血管炎/炎脱。嗜酸不高也不能除外血吸虫,虽然此例不一定是寄生虫脑病,但是一次两次脑脊液没做出嗜酸并不是排除的依据,甚至反复行血寄生虫抗体未见异常的寄生虫脑病也有
宋建勋老师:
甘肃囊虫,结核是比较多见,但是本例从影像上均不支持囊虫及结核影像表现,另外从病程发展上也不支持结核和囊虫,所以影像表现上时好时坏,考虑有无免疫介导的脱髓鞘病变。
阴均涛老师:
儿童发病,核心表现为:癫痫,每次发作多伴有发热,影像学提示颅内病灶变化多端,定性指向感染。同意
CNO湘雅神内陈启华陈版意见,寄生虫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党博老师:
华生—医院神内我也问每次此起彼伏,都用激素没。病历里没见。群主好像有一例左额顶叶鹿角样水肿,小强化灶,抗过感染,抗过结核,用过激素,也是病灶神奇变小。这一例病程也太长,相对良性,此起彼伏,白质为主,淋巴瘤还能考虑吗?张伟老师:
华生—医院神内这个病人片子细节有病灶垂直脑室,病灶在脑室后角,第一次发病病灶近皮层蔡宏斌老师:
从病程演变和影像变化及激素治疗反应,这个患者中杻神经系统感染基本可以排除了!
陈黎章老师:
血管炎年龄太小,病程太长了NMDA脑炎预后差
徐耀老师:
活检才能病理确诊啊,才能真正指导治疗,如果贵院病理够强悍,还是动员活检吧,患者漫长求医路,一直在猜测、试验性治疗中,不如病理来得痛快。多年前讨论的一个病例,症状很像腓骨肌萎缩症,结果病理是线粒体肌病
CEO医院张宏伟老师:
高手云集,影响辐射全国
杜万良老师:
再说了,天下可怜之人太多了。医院门诊每天能见到好多。各种病,各种惨。帮得过来吗?精进医术吧!尽到医生的责任,这才是帮助病人的良策。
高波老师:
同意杜老师观点,做好我们医生应尽的职责!
杨杰老师:
支持!
病历小结:非常好的病历,资料齐全,但还有继续完善补充后续检查,如,MS,NMOSD,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良性肿瘤等,必要时行基因检测和脑组织活检重要的是临床分析过程,超长病史,超多影像资料,超多大咖的精彩发言,超多的鉴别诊断,超经典的分析过程,超长的讨论时间,复习了半个神经病学!
李神经会诊中心,是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欢迎您加入。
责任编辑:群CEO王津存.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