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老年人的肥胖值应该是多少

2024/5/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老年人究竟是瘦点好?还是胖点好?”相信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众所周知,肥胖与多种心血管疾病都有关,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讲,如果过于肥胖,可能还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疾病的风险大大升高。所以部分的老年人就会严格控制自己的身材不要过于肥胖。

而又有些人觉得本来老年人的吸收就会比较差一些,更应该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如果太瘦,不仅没营养,而且也不健康,小李的爷爷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李爷爷认为老年人胖点说明身材更好、吃得更好,平常也经常告诫小区里的其他老人,胖点才说明身体好。

其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讨论,长寿老人应该瘦还是胖,但对于究竟哪种身材更长寿或者更健康,至此也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就在今年的4月25日,我国疾控中心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自然·衰老》上发布了一篇关于老年人体重的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超重或者肥胖,其全因死亡的风险更低,可能更为健康长寿。

那么这项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呢?适合老年人的健康BMI值究竟应该是多少?这个研究或许会给很多人一个新的答案。

老年群体的健康BMI值应该是多少?

BMI指数是世卫组织定义成年人是否肥胖的一项数值,计算方式为,BMI=体重(KG)÷身高(M)。如果BMI值大于25就属于超重,如果超过30属于肥胖。一旦超过这些数值,就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来讲,或许并不适合这个数值标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超过65岁的老年人,BMI至维持在20-26.9,身体会更健康。按照以往的惯性思考,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的身体代谢会变差,如果过于肥胖,有可能会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早在年的时候,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肥胖悖论,这个现象指的是,肥胖对于某些疾病或者全因死亡或许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在前言所说的研究中,也同样证实了这种现象。

该研究共统计了2.7万多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相比,该类人群超重或者肥胖,其全因死亡风险和非CVD(CVD指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都有明显的下降;体重较低反而与较高的CVD死亡、非CVD死亡以及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

并且通过对这些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腰围与死亡风险的研究后显示,8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其腰围越大,虽然对于男性群体来说,可能会增加CVD死亡的风险,不过全因死亡风险以及非CVD死亡风险则会降低。

综上,BMI在26-30.6区间的老年人患病概率更低。这就意味着8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重或者肥胖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反而可能会更长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的BMI值就属于超重或者肥胖,如果体重增加,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会增加。而对BMI值本身较低或者正常,体重增加不会造成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但是不管BMI值是多少,体重降低与额外的死亡风险之间有密切联系。

因此,如果本身就属于超重或者肥胖,需要严格的控制其体重,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对于BMI值较小的老年群体来讲,应该增加其营养成分的摄取,避免营养不良,增加患病风险。

不过,虽然BMI值为26-30.6区间的老年人相对于来说更健康长寿,但也并非将所有长寿的因子都归结于体重,要想身体更加健康,生活中还需注意这几个事项。

要想更加健康长寿,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起?

早在《中国发展报告》中就有提到,今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会达到14%,而且到年,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将会攀升到总人口的27.9%。人口基数十分庞大,随着心血管类疾病及其他疾病与癌症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不断增加,已经严重的威胁到老年群体的正常生活。

要想身体更加健康,首要的就是合理膳食,并且钟南山院士曾提到,合理膳食是预防慢性病和癌症的基础。其中健康的膳食主要包含少吃油盐、戒添加糖、注重粗粮与细粮的搭配、少食红肉加工肉、多吃新鲜蔬菜等。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多数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食欲以及进食量会随之减少,也更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催化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应更加注重老年群体对食物的摄取,应保障每日摄取足够的新鲜果蔬,尽量多食用粗粮,保障足够的营养成分摄入。

其次,导致老年群体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的因素还包含运动方面,大多数的老年人都存在运动不足或者不运动的现象。在《Nature》杂志上有项关于有氧运动与老年小鼠的研究,数据显示,老年运动的小鼠比年轻不运动小鼠的肌肉修复能力更强,并且有氧运动还能改善老年小鼠的肌肉干细胞功能,恢复年轻的状态。

除此之外,《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也上也有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坚持跑步6个月,就能让血管年轻4岁,并且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从跑步中获取的收益会更大。

但也并非要求老年群体一定要通过跑步来运动,日常散步、快走、打太极、跳广场舞等运动对于老人来说,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改善身体状况,相对于比较激烈的运动方式,这几项运动相对来说,也更加的安全。

并且,即使是低强度的锻炼,也可以改善大脑的衰老。众所周知,大脑的衰老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老年痴呆,而那些每天步数超过的人群对于小于的人群,大脑的衰老速度会减慢[1]。

另外,老年群体应该更加注重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定期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多数疾病在初期如果能被及时发现,其治愈率也会大大提升,因此,当发现自己经常出现一些小毛病时,切勿忽视或者自己胡乱判断,及时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延伸阅读:老年人偏瘦,对身体健康都有影响吗?

老年人偏瘦,一方面是本身就属于较瘦的身形,是天生的,而另一方面可能是后天因素导致的,与疾病、饮食等多方面都有联系。

如果老人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后,疾病和治疗等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患者身体的分解代谢增强,导致身体逐渐消瘦。上述也提到,老年群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食欲和进食量会下退,这也导致老人不断消瘦。

但是长期的消瘦,不仅会导致体内的营养成分不足,免疫力下降,再次增强身体的患病风险,体质也会变弱,经常会出现疲惫、头晕的症状。

其次,老年人过瘦也可能会脂肪超标,多数人因为惯性思维,经常会将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与肥胖之间画等号,但是由于体型过瘦,反而让老人失去警惕心理。因此,即使是较瘦的老人,也应注意不要过多食用高油高脂的食物。

另外,生活中也需注意老人是否是突然变瘦的,如果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迅速,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比如糖尿病或者甲亢,需要及时排查病因,以免耽误治疗。

总结

总之,长寿的秘诀并不是哪种BMI值,虽然目前有多项研究数据证实哪种方式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更加健康,但其根本依旧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

参考资料:

[1]那些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如今生活都如何了?来源:医学界,-03-29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22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