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个性化签约,佛山让八成重点人群拥
2024/5/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读创/深圳商报驻佛山记者段煜第通讯员佛卫宣
5月19日是第12个“世界家庭医生日”。记者当日从佛山市卫生健康局获悉,佛山市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在增量提质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截至5月中旬,佛山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个,签订服务协议居民约万人,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81.54%。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通过全科医生或临床医生与居民签约,为签约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家家有“医”靠的目标。早在年,佛山就开展家庭医生示范点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建立57个家庭医生市级示范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随着签约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佛山健全签约激励机制,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佛山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从零经验一路摸索,发展到如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81.54%,短短数年,该市各区因地制宜,以重点人群为抓手,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推出创新举措,打造出不同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
随着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推进,患有高血压、年逾九旬的梁伯成了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第一批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对象。在与其签订个性化服务方案后,该中心罗焕连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上门为梁伯检查身体,指导他正确用药。如今,梁伯身体情况和情绪状态稳定。在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像梁伯一样的高血压患者超过人。对此,云东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服务。
近年来,佛山落实免费服务、普惠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等三类签约服务类型,实行分类签约、差别化签约。其中,面向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签约居民,提供免费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实行差异化、个性化签约的基础上,佛山还进一步优化政策,加强签约服务制度引领。按照每个签约居民30元的标准核算签约履约服务补助;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门诊特定病种与家庭医生签约联动管理,签约后“两病”报销比例达95%……一系列政策出台,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地更为顺畅。
做好疫情防控、满足日常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佛山家庭医生团队持续发挥着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成为推动分级诊疗、缓解“看病难”的关键一环。以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南团队为例,该团队结合线下家医服务站和线上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AI等高新技术,进一步细分人群,推动病源合理分流,实现小病到社区,医院的分级诊疗、医防融合目标。
因地制宜,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家住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的张伯患有糖尿病多年,血糖仍不达标。作为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佛山市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配备了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汪玲玲家庭医生团队。在为张伯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汪玲玲家庭医生团队又为他建立了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进行治疗和管理。从血糖控制不理想、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到血糖达标、可以拐杖行走,两年来,张伯在该团队的调理下,身体状况良好。近年来,顺德区创新糖尿病医防融合防治模式,建立“一个平台+三类首席”的糖尿病防控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全科服务为基础,二、医院“医、药、护”专科团队为指导,做实做细签约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
佛山市禅城区发挥家庭病床优势,将医-康-护服务延伸到居家患者,年累计建立家庭病床张次。南海区启动“三医联动”慢病全程健康管理用药保障项目,医院和社区药品互通,并推行专科医生跟进病程、社区家庭医生复诊续方、疑难病例绿道转诊等举措,为签约慢病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三水区推进高危儿童健康管理民生实事项目,强化助产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动,为签约高危儿童提供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治一站式服务。高明区则在边远村居实施家庭医生巡诊制度,摸清低保特困、孤寡残疾、瘫痪在床及8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多名,设置家庭医生巡诊点14个,由家庭医生每周定期、定点、下村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小细胞,家庭医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洪钊家庭医生团队始终坚守在一线,参与防疫任务,并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小知识、解答居民对疫情的疑惑。年,佛山市高明区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湖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在社区内建立健康小屋,配备简易体检设备,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体检服务,此前,团队曾在体检中及时发现一名肝癌早期患者和一名心脏瓣膜病患者,患者得以及早接受手术治疗,恢复健康。
近年来,为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佛山出台《佛山市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工作方案》,接受全科培训的医生在上级政策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每月元补助,定向为基层输送优质全科人才。截至年底,佛山市共有全科医师人,同比增加28.25%。佛山持续开展家庭医生团队骨干培训,并通过“滚雪球”和“家庭医生沙龙”等方式进行团队成员轮训,完成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培训,实现该市家庭医生团队全覆盖,推动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审读:王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