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Yard说的心智化一

2020-1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希望通过这次工作坊能够教会大家最基本的用心智化(mentalization-basedtreatment)的方式来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基础。在开始之前,我想说几句感谢的话:首先,我要感谢这次项目的合作者,AnthonyBateman教授;以及其他在理论层面上帮助过的同事,他们的名字显示在这张PPT上面。这些同事主要是来自英国的伦敦大学,下面这张PPT上显示的是我在美国的一些合作者,主要来自耶鲁儿童研究中心的同事。那么,我们开始从边缘化人格障碍的心智化问题讲起。首先我要给大家一些提醒,哲学家Dannet曾经说过:世界上什么东西会让我们觉得如此熟悉又如此奇异呢?我想他的意思是说:大脑是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的存在的事物,但是我们对于大脑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其功能又是什么是一无所知的。与Dannet的想法相似,我们也认为大脑是一个很奇妙的事物,我们做了这样一个评述:尽管我们提倡以心智化为基础的治疗,但是我们对于心智化这个概念而言,我们并非首创者。但是,以心智化为基础的治疗方式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最新颖的治疗手段。心智化的疗法是利用人类理解大脑的最基本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的,了解大脑的历史与人类关系和自我觉察的历史一样久远。以上这些内容是由这本书中摘取出来的,但是由于这本书及其冗长,因此也不建议大家去看了。还有另外一本书推荐大家去读,这本书是Allen写的。另外提醒大家一下:在大家即将使用的产品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创新的痕迹,但这些创新只是产品的附属品,因此应该不会影响的大家使用产品。如果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大家听到了一些东西是你从未想象过的,那么你很可能是误解了我的意思。在这里给大家提出的并非一个全新的理论,或许只是一个对于以往很多理论的一个全新的整合。这些理论很多都是来自精神分析的理论,因为我和Bateman都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治疗师。但这并非说我们认为这些理论就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理论。很多时候我们会培训来自不同取向的治疗师,包括认知行为取向、家庭系统取向等的治疗师。他们就会说,你们所形容的事情恰恰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就会说,那太好了,那就再多做一点吧。那么下面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心智化的定义,然后我会围绕心智化的功能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讲一些关于神经层面的问题。我这么讲的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些心智化的方式如何作用,以及如何在严重的人格障碍治疗中起作用心智化是一种想象形式的心理活动,我们强调这是一种想象性质的活动,因为你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我的大脑中在想什么。但是,你们仍然会通过我的意图和心理状态来解释我的心理行为。这些心理状态包括:我的需要、渴求、感受、信念、目的以及理由。我再具体解释一下:心智化就是从外部的角度看我们自身和内部的角度看他人。有些病人在从外部来看自己这方面是比较差的,而有些病人是很难才从内部来看他人。那个这个工作坊将做一些互动,就是要大家猜猜哪些病人是无法很好的从外部来看待自己。没错,自恋型的病人。那么关于是很难才从内部来看他人的病人呢?答案是反社会型人格的病人。这类病人很难知觉到他人的表情。我的一个同事曾经在监狱中进行过这样一个面孔表情识别的实验:要求罪犯去识别图片中人的面孔表情是什么,这些面孔表情是由一位有名的情绪心理学家设计的,这些表情都是很明显的表情。实验者会询问年轻的男性罪犯他们认为这些夸张的面孔表情是什么。被试表明他不是很清楚这是什么表情,但这就是他行刺受害者时受害者脸上的表情。另外一个对于心智化的界定即:理解和误解。从心理治疗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心理治疗中有时候一些干扰作用可能会成为心理治疗飞跃的起点。任何两个人之间的误解都是一种刺激,将会刺激人们去探索误解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在以心智化为基础的治疗中,我们是乐于发现误解的。此外,在头脑当中把握思想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智化的概念。作为心理分析师,我们引以为豪的一点就是能够在头脑中把握病人的思想。在心理治疗中,我们会聚焦于病人的心理体验,但是有时我们也会把自身的理解强加于病人身上。在心智化中我们是不能这样做的。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真正从病人的角度来理解病人。你必须向病人表明你的理解,直到他们同意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只有如此以后,才能表明另外一种替代性的视角。了解头脑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说,我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hl/18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