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您的健康人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
2016-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临床特征是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综合临床多年对本病的观察及研究,可将本病的临床表现概括为“凉、麻、痛、痿”四大症。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病率高:可达47%-90%;新诊断2型糖尿病有12.4%-30%,新诊断1型糖尿病有1%-2%。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分,表现多种多样;病程的延长以及血糖控制不良,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初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率10%,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率大于50%。
本病是因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病位在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临床上,患者既可纯虚为病,所谓“气不至则麻”、“血不荣则木”、“气血失充则痿”;又可虚实夹杂,但一般不存在纯实无虚之证。常以虚为本,气虚、阳损为本中之变,以实为标,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总之,阴亏是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并贯穿本病的始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具体临床表现:首先是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是常见肢体的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位于深处,似在骨髓深部,或剧痛如截肢,或痛觉过敏,不得覆被,每于夜间就寝后数小时疼痛加重,白天或行走后减轻;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盖以上,分布如袜套或手套样,感觉常减退。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也可伴发神经关节病等。其次是体征:肢体远端袜套或手套样痛觉、温度觉减退,跟腱反射、膝反射减弱或消失;上肢肌腱反射消失;另有皮肤菲薄、干燥、脱屑,指趾甲增厚失去光泽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西医治疗首先主要是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石。可选用多种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配合降压、调脂药物,改善神经血管功能是关键。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我院参照中西医两套糖尿病诊疗标准及防治指南,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概括起来大致是中医辨证论治(内治法、外治法),西医治疗,非药物疗法,心理疗法,手术疗法等。最佳治疗方案是:“中医综合治疗,内外同治、标本兼顾,适当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整体、多层面、多靶点、多途径等方面进行治疗。
我院多位专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灵活选用熏洗、溻渍、针灸、推拿、按摩、中频理疗等外治法,内外同治,以提高疗效,缩短疗效。其中运用糖痛外洗方进行足部熏洗配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显著疗效。口服药方面,我院的降糖通络片主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临床大规模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中药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治虽在外,无殊内治也”。外治可与内治并行,更能补内治之不及。此法是用中药煎汤熏洗,浸泡患处,借助药液热力,使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经络的传导,激发调节经络及脏腑功能,疏通气血,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达到化瘀导滞,祛除病邪,补益正气的目的。
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大量研究证明,针刺疗法以其明显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进而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对患者整体的代谢水平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针对DPN西药可酌情选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神经微循环药物、抗氧化药物、针对疼痛的治疗、抗抑郁治疗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护尤为重要,防止发展为糖尿病足;患者日常生活中尤应注意:1.戒烟;2.每天温水清洁脚,用干燥而柔软的毛巾擦干,特别是足趾间隙。3.每天检查脚,看看脚步是否发红、水肿、有伤口、足茧,使用镜子查看脚底部情况。4.可以使用护肤露擦拭双脚,但避免脚趾缝处。5.避免赤脚,防止硬物割伤。6.不要穿过紧的或毛边的袜子或鞋子。7.不穿高于膝盖的袜子。8.水平剪指甲。9.不宜使用热水袋或电热器等物品直接给足部加温。10.由专业人员修剪老茧或过度角化的组织。11.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找到专科医生或护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及预防神经病变的进展和恶化。只有早期治疗,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才能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院内分泌三病区主治医师:朱璞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