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糖尿病性水疱病不当并发症,后果很严重
2016-10-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尿病性水疱病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皮肤并发症,皮损特点酷似烧伤性水疱,其发病率为5%左右,多发生于患病时间较长、病情控制较差和全身营养不良(例如存在低蛋白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多见于合并有神经病变者。糖尿病性水疱病很容易被误诊,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感染及病情反复。
出现这样的临床表现,可不是烫伤哦!
糖尿病性水疱病起病多比较突然,无任何症状,往往在无意中察觉或被他人发现。
水疱形态酷似烧伤性水疱,直径为0.5~1.0厘米,亦有2.0~3.0厘米者,疱壁菲薄、透明、张力高、含有清澈浆液,水疱周围无炎症性红晕。
水疱可发生于表皮内,也可存在于表皮下,或二者混合存在。水疱好发于四肢远端,尤其手足背更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生。
水疱一般1~2周后即可消失,不遗留瘢痕,但可复发。表皮下水疱临床病程较长,需2~3个月方可痊愈。
若局部合并感染,愈合后多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本病也可转变为胫前色素斑,偶可发展成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或糖尿病性坏疽。
鉴别诊断:本病有时会被误诊为天疱疮或类天疱疮,但结合糖尿病史及皮损特点综合诊断,则不难鉴别。
记下这些防治措施,关键时刻用得到!
1、加强护理:要督促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勤换衣服,每天用35℃~45℃的温水洗脚,勤剪指甲、趾甲,防止抓伤。由于水疱大多发生在足部,因此应嘱患者穿宽松的鞋袜,防止过紧而影响血液循环或擦破水疱引起感染;
2、治疗原发病:积极加强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全身营养状态,这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措施;
3、支持疗法: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可给予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的药物治疗。此外,如果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也可酌情补充白蛋白,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渗出;
4、外科局部处理:较小的水疱局部可涂甲紫,不必弄破;较大的水疱,尤其表面张力较高者,可在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去液体或用手术缝合线贯穿其中引出浆液,再行局部包扎,定期更换敷料。
细节提醒:糖尿病性水疱病是糖尿病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损害。当一个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水疱时,应注意检查血糖,看看究竟是不是糖尿病在作祟?
让我们结合临床病例复习一下
张大娘患糖尿病多年,长期口服中成药控制血糖。起初药效不错,近半年来效果越来越差,即使加大剂量效果也不明显。前两天早晨一觉醒来,张大娘发现双侧小腿及足底不知不觉起了好几个花生米大小、清澈透明的水疱,不疼也不痒。
文献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作者: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王建华
图片来自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偏方治疗白癜风甘肃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