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对胃肠道的影响
2016-10-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有的糖尿病患者经常腹泻,有时又会便秘,两者交替进行,痛苦不堪,到医院检查才得知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胃肠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引发肠胃病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会造成诸多不便,药物也无法有效吸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充分认识到糖尿病胃肠道神经病变的危害,并做好预防。
那么,糖尿病神经病变对胃肠道有哪些影响呢?
糖尿病合并胃肠道神经病变有独特的表现。如果患者的病变发生在肠道,则患者的大肠就会缺乏动力,不能正常排便,从而引发便秘。紧接着粪便在肠道内积存的结果就是频繁的腹泻,甚至每天可多达10-20次,不少患者就会发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如果胃部发生病变,就会停止蠕动,不能消化食物,所以患者感觉饱胀,甚至恶心、呕吐;而处于胃下端的幽门却痉挛,不能开放,从而加重了患者上腹部的不适和食欲减退,最为严重的情况就是发生胃轻瘫。
胃轻瘫的病人没有食欲,胃部有饱胀感,甚至会发生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腹泻、便秘和下咽困难等。严重的病人可以出现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病人同时出现足和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等。
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与进食不当有关,尤其与大量进食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粗粮和高纤维的蔬菜有关,有些严重的病人甚至发生胃结石,病人因此消瘦,血糖不稳定。发生病变的患者首先应该严格控制血糖,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防止此类食物减慢胃排空速度而加重症状。患有胃轻瘫的患者应少量多餐,避免油炸、粗糙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严重恶心、呕吐者可以进食液体营养液,或者把食物研磨成糜装进食。可适当进食膳食纤维,如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共同制定饮食方案,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