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检查的意义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2014-1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临床检测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可以特异的测出真实的血糖浓度

化验介绍: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影响广泛、生物活性很强的多肽激素它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通过胰岛素释放试验,可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合理的分型,掌屋病情并进行合理的治疗

化验介绍: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查人体糖代谢调节机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在一次食入大量的葡萄糖后,通过各种调节机制,血糖浓度仅暂时升高,约两小时后可恢复正常水平这种现象称耐糖现象给受试者服用一定量的糖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血糖含量或尿糖,画出曲线,即为葡萄糖耐量试验

(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空腹时血糖常超过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更高,而且维持高血糖时间较长,尿中可检测尿糖

参考值:空腹血糖3.9-6.2mmol/l(70-110mg/dl) 服糖一小时血糖7.78-8.89mmol/l(140-160mg/dl) 服糖二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 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2)病理性高血糖: a.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造成高血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b.颅内压升高,如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c.由于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升高

(4)病理性低血糖: a.胰岛β细胞增生或癌瘤等,使胰岛素分泌过多 b.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 c.严重肝病患者,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

(3)肾病患者:糖耐量曲线正常,服糖后尿内可出现糖

(3)生理性低血糖:如饥饿或剧烈运动

临床意义: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用于检查胰岛功能的试验通过此试验可以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分为i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胰岛素依赖型)与ii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非胰岛素依赖型) i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或缺乏,胰岛素治疗有效; ii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胰岛素含量可能正常或稍低,胰岛素治疗多无效

化验介绍: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生成后与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的合成的过程缓慢,相对不可逆合成的速度与红血胞所处的环境糖浓度成正比所以检测引项指标可用以评定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控制的程度

3.糖化血红蛋白(hbai) :

1.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 :

4.葡萄糖耐量试验(gtt):

参考值: 葡萄糖氧化酶法、邻甲苯胺法、已糖激酶法(hk): 70-110mg/dl(空腹血糖)(3.89-6.11mmol/l) 福一吴氏法: 80-120mg/dl(4.44-6.66mmol/l)

(2)肝病患者:服糖后半小时或一个半小时之间糖急剧升高,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血糖迅速下降至正常或低于空腹血糖血糖升高时可以现尿糖

临床意义:

参考值: 空腹:20.0(±)13.58μu/ml (1μu=0.04ng) 一小时:102.76(±)49.9μu/ml(最大量) 二小时:76.52(±)41.67μu/ml 三小时:44.93(±)30.88μu/ml

2.血糖(glu) :

化验介绍: 临床上所称的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每个个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会有波动一般在空腹时的血糖水平较为恒定

(1)生理性高血糖:见于饭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也可由运动、情绪紧张等因素引起

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比例可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参考值: 占总血红蛋白的7.0(±)0.9%

临床意义: 血糖浓度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当这些调节失去原有的相对平衡时,则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4)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前叶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肿瘤,血糖浓度低于正常人,进食大量糖后,血糖升高不明显糖耐量减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cs/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