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医生教你如何战胜急性心梗
2016-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国每年新发心梗约为60万例,死亡比例在3成以上,通过放支架和溶栓的方式开通血管,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在医学上被称为“早期再灌注治疗”,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但遗憾的是,在这场生命的争夺战中,我们的答卷并不十分理想,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早期灌注治疗的重要性,患者发医院、家属犹豫不决、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待提高,都影响来血管再通的时间。
一旦急性心梗,请保存下图,必要时可以为医生争取时间,为生命争取时间!
医生说:
1面对心血管疾病的侵袭,我们不主动防御就等于慢性自杀!倘若我们再不摒弃不健康生活方式,再不管住嘴迈开腿,明天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将会吞噬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后天心血管疾病将会吞噬我们的生命!
2常有很多患者要求检查血粘度,若相关指标异常便要求输液降低血粘度。其实该检查缺乏科学依据,试图通过输液降低血粘度未必能给患者带来好处。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合理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这是最重要的。
3很多人每日补充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这是不妥的。此前有研究表明,长期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不仅不会获益,甚至可增加全因死亡率。
4一其他专业医生问我有何好法把拜新同弄碎,问其为何?答曰:一患者昏迷需胃管鼻饲,因他长期吃拜新同与肠溶阿司匹林等,故研碎胃管注入。这是极其错误且危险的做法。控释片缓释片研碎后会导致较大剂量药物迅速吸收,肠溶剂研碎后会损伤胃黏膜。
切忌如此用药!
5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很多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可能由药物少见副作用所致,需注意。
6
一患者去年患心梗,出院时嘱其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等药。今复诊得知其早已停此二种药,理由是别人说他汀对肝脏有毒。他这种做法极端错误且有危险。他汀与阿司匹林是最能够减少心脏事件的药物,只要没有禁忌证,所有冠心病人均需长期服用。
7绝大多数感冒为病毒感染,抗菌素治疗无效,甚至有害。主要措施就是休息、饮水、对症处理,可配合中药治疗,一般5-7天自愈。只有确认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抗菌素治疗。
8心电图T波低平非常常见,一些医生常据此诊断心脏病,甚至予以药物治疗。实际上导致T波低平的原因很多,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睡眠障碍、情绪紧张、过度换气、肥胖、电解质紊乱等。当然,T波改变也可作为心脏疾患的表现。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T波改变的原因,勿乱用药。
9老年人因退行性骨关节病所至腰背腿疼,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萘普生、吲哚美辛、双氯酚酸、塞来西布、布洛芬、尼美舒利等)非常普遍。这类药物可能对心脏有潜在危害。急性心梗患者一旦确诊,应立即无条件停用此类药物(除阿司匹林外)!
10每到季节更替,总有人问预防性输液的事。其实这种做法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无助。需要做的是: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定期预防性输液既没必要也无依据。
11老年男性常并存前列腺肥大与高血压,因此常用a阻滞剂治疗,但此类药物很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夜尿多频频起夜,极易跌倒进而骨折,因此对于用此药者应建议其夜间用便壶,不要去厕所,这样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
121、无心绞痛时使用,甚至未确诊冠心病仅有T波低平就用:该药用于减少或缓解心绞痛发作,无症状者不该用;
2、连续几天静点或持续泵入:硝酸甘油连续静点24小时后即可耐药,应避免长时间连续输入,否则真正需要时该药便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13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者注意心律平临床使用非常广,但一定注意适用范围。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频发室搏很常见,应着重抗心衰治疗,同时纠正低钾低镁,一般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4任何药物都会有相应的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我们:
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杜绝滥用药物与过度治疗;
对于所应用的每一种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要有所了解,并注意识别各类不良反应。
不能因噎废食,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该选用的药物仍尽量选用。
15我们的身体相当于一架机器,每个脏器相当于机器零部件。机器的运行负荷越重各零部件就容易出故障,体重越大各脏器的负担也就越大,心脏、肝脏、胰腺、肾脏、关节等就越容易患病。所以,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肯定有益健康。合理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当然,不要试图使用减肥药来减轻体重,这对身体可能是有害的。增加运动和控制饮食是最科学经济有效安全的减重措施,但持之以恒方有效。
16空腹状态下运动试验阴性的老年人饱餐后立即进行运动试验,有26%的受试者出现心肌缺血。因此老年人餐后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去运动,有冠心病者尤应注意。
转给
我们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