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睫状体脉络膜神经鞘瘤二例

2016-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例1

患者女,15岁。偶然发现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于年8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无眼外伤史及眼红痛史,当地曾按“黄斑病变”治疗未见好转。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数指/20cm,左眼0.2矫正视力1.0。右眼前节无异常,右眼鼻下方相当于睫状体及脉络膜前部的玻璃体内见棕色实性隆起,表面呈萎缩斑样改变。眼底视盘色正常,边界不清楚水肿,全视网膜脱离,黄斑受累。右眼彩色超声多谱勒(CDI)检查提示:睫状体实性占位病变、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提示:右眼睫状体占位性病变。磁共振(MRI)提示:右眼睫状体肿物(考虑腺瘤、神经鞘瘤或平滑肌瘤)、视网膜脱离。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诊断:右眼睫状体及前部脉络膜肿瘤、继发性视网膜脱离。于年8月20日在低血压全麻下行“右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肿瘤切除+异体巩膜修补+重水+眼内激光光凝+硅油充填+环扎术”。手术中见瘤体透光,切除的肿瘤表面光滑呈灰白肉样,表面血管丰富,手术后眼睑低位,给予抗感染、散瞳、激素、止血治疗。手术后10d出院,视力数指/20cm,前房出血吸收,视网膜平伏,巩膜嵴清晰可见。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右眼神经鞘瘤(AntoniA+B型)。随访4年余未见复发。

例2

患者男,39岁。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1年,于年4月2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有5年高血压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2。双眼散瞳检查,左眼鼻侧晶状体前囊及皮质轻度混浊,余前节未见异常。于7::00点处可见多个睫状体表面呈囊性半透明状突向玻璃体,周边可见4个睫状突有血管,其后方可见半球形表面有菲薄视网膜之半透明红黄色物。视盘边界清楚色红,黄斑正常。右眼未见异常。诊断:左眼睫状体占位病变(性质?);左眼睫状上皮囊肿;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左眼B型超声检查提示:左眼鼻侧周边部7::00点处探及14.3mm×11.9mm×5.8mm中等回声,表面波浪状,内回声较多(图1)。A型超声检查为中等波,大部分无声衰减,有区域声衰(+),基底平滑,表面囊肿,实质内表有强斑声影。提示:左眼睫状体实性占位病变睫状上皮囊肿。UBM检查提示:左眼睫状体占位性病变(图2)。诊断:左眼睫状体脉络膜实性肿物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胸部照片未见异常,肝脏B型超声提示中度脂肪肝,左眼MRI提示鼻上方占位病变(神经源性?炎症性?),于年6月11日被收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2J1左眼0.3J5,眼压:右眼13mmHg(1mmHg=0.kPa),左眼15mmHg,左眼晶状体前囊及鼻侧轻度混浊,7::00点处睫状体占位病变,睫状上皮泡状隆起,相应部位视网膜脱离。诊断:左眼睫状体脉络膜肿物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于同年6月14日在低血压全麻下行“左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眼内肿瘤局部切除+重水+硅油充填+巩膜外冷冻术”,手术顺利,手术中透照肿物时肿物透光,完整切除淡粉红色鱼肉样肿物,大小为13mm×10mm×5mm,边界清楚,怀疑转移癌?血管瘤?手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神经鞘瘤,免疫组织染色波形蛋白(vimentin)强阳性,S-蛋白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F)阴性,神经胶原性蛋白(GFAP)阴性(图3)手术后眼睑低位,给予抗感染、散瞳、激素、止血治疗。因前房布满积血,眼压高,口服降眼压药及局部点降眼压药,反复前房穿刺放血,并服中药丹苓冲剂。手术后8d前房积血吸收,鼻侧可见虹膜周边切口,硅油界面可见。手术后半月前房再度积血,眼压14mmHg,治疗半个月后积血吸收,视力眼前数指,眼压10mmHg。眼底检查后极部视网膜平伏,鼻侧周边部有增生。

图1例2左眼B型超声像。睫状体实性占位病变,表面睫状上皮囊肿

图2例2左眼UBM像。睫状体、前部脉络膜实性占位病变

图3例2左眼病理切片。有明显阳性着色细胞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d/9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