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足部血管和神经的病变
2016-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供应充足,体力消耗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的高发病率,相应的糖尿病足也日趋多见。专家提醒:注意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有利于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
什么叫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足部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诱发皮肤及深部软组织和骨骼等损伤、坏死或感染的病变。如有感染,可能危及生命。最好的预防措施是规律饮食及科学合理用药,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人下肢血管病变怎么办?多年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容易发生下肢血管(多为动脉)狭窄或堵塞,造成下肢血液供应不足。轻者长时间走路后会发生小腿或足部肌肉疼痛,严重者身体不动也会疼痛。如果是末端的小血管堵塞,可能引起足趾发黑、坏死、干瘪,坏死范围可能逐渐扩大。如果是肌肉疼痛,应先请血管外科医师诊治,检查血管,必要时手术再通血管,术后严格按医嘱服药,否则容易再堵。
如果足趾发黑坏死了,是干瘪的,边缘皮肤没有红肿,没有渗液,不一定需要手术。但应保持清洁,避免用水浸泡,消毒剂使用的频率也不宜过高,以免导致皮肤“过敏”。如果边缘皮肤红肿,有渗液,提示有感染,医院就诊,以免感染扩散;并需抬高足部,以免加重肿胀及感染。
糖尿病人足部神经病变怎么办?足部的神经分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运动神经病变可使肌肉萎缩、韧带挛缩,而使足变形,部分骨头突出,容易磨损皮肤,挤伤软组织;感觉神经病变后,皮肤等出现损伤也感觉不到痛,病人不会因伤而休息,从而易使得伤势加重,诱发感染;植物神经病变可使足部出现发汗及分泌皮脂障碍,容易使皮肤干裂损伤。此外,神经有调节伤口愈合的作用,病变了伤口愈合也会发生困难。
对于有神经病变或感觉障碍的病人来说,应每天检查足部,以便及时发现微小破损,及时处理;避免使用暖宝等长时间取暖,以免烫伤。如有足畸形,则应穿宽松的鞋子,在骨头突出的部位垫上软垫子,避免磨损,同时行走时间不能太长;如果皮肤干裂,则应常涂抹润滑油(如婴儿润肤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