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254亿互联网医疗龙头再下一城

2024/5/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12月13日,有消息称,未来医生已并入医联集团,对此,医联方面表示此事属实,未来医生(原企鹅杏仁)已经并入医联集团,王仕锐担任集团CEO,原未来医生总裁马丁担任集团副总裁,负责未来医生事业部。

据悉,未来医生并入后,医联集团的整体估值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就此诞生一个规模更加庞大的互联网医疗集团。此外,二者受益于成都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未来医生并入医联后,将打通互联网疾病管理的线上线下闭环服务体系,进而为成都数字经济发展再添一把薪。

而此前中国生物制药的年报显示,其去年向医联合计出资5.14亿美元获得13.09%的权益,按照这一数据计算,医联集团去年的估值约为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01

合并打通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闭环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互联网医疗领域从站在风口等着起飞到如今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在健康服务的链条上已经成为关键的一环。而在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医疗资源正在持续增加,政策和市场的利医院的开拓。

目前,医院逐渐开始更多线下服务融合的尝试,线上线下融合程度加深,整个行业开始在往更能为患者带来有实质性结果的方向上运行。

未来医生并入医联,基于“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医疗服务体系的场景将更加全面,每个环节都拥有线上+线下的能力,实现真正的闭环管理。

一方面,就线上医疗诊治而言,为疾病线上管理提供有力补充——医联线上的用户可以享受线下未来医生诊所带来的便利,比如在线下诊所进行血液、影像等检验检测、血液透析、取药等。医联此前已经与金域医学和全景医学达成合作,布局云化能力。此次合并,将在线下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实现线上线下的服务闭环。

另一方面,为线下诊所和医生提供专业高效的院外管理工具,即未来医生线下诊所的用户,将可以直接被纳入医联的患者院外管理体系,借助医联的学科建设优势和疾病管理SOP,进行后期长效的疾病管理和随访。

对于医联集团而言,医生总量得到扩充,集团拥有超万注册医生,为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慢性肾病、感染、精神心理、妇科、皮肤科、消化、神经、中医等多个病种患者提供疾病管理服务。同时,为医联的线上业务提供线下服务支点,线下拥有超70家门店,包含全科诊所、专科诊所、手术中心和企业医务室等多种业态,覆盖16个城市,业务版图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

02

医联集团的医院版图

公开资料显示,医联成立于年,是中国领先的医院,公司将“让全人类健康寿命延长一年”作为目标,努力构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完整闭环。截至目前,公司的疾病管理服务已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慢性肾病、感染、精神心理、妇科、皮肤科、消化、神经、中医等多个病种学科领域,并首创医助、健管师团队,赋能医生,服务患者。年,公司陆续推出多学科的慢病管理SOP,启动相关学科专家共识建设。

资料显示,目前医联已经完成包括天使轮在内的轮融资,其中最新的E轮融资由中国生物制药出资5.14亿美元获得13.09%的权益,按照这一数据,医联在去年的估值约为40亿美元。而在此之前,医联累计完成的五轮融资中,主要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腾讯、中电健康基金、中投中财等机构。

王仕锐

年5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王仕锐创立了医联。两年后,医联和腾讯、红杉等联合推出企鹅医生并布局全科诊所,由王仕锐出任CEO;年,杏仁医生与企鹅医生合并为企鹅杏仁集团,由王仕锐出任CEO。

年4月15日,企鹅杏仁集团宣布品牌战略升级,企鹅杏仁集团正式更名为“未来医生综合医疗服务集团”,旗下原全科、专科门诊业务,将由“企鹅医生”升级为“未来医生”。同时,此次品牌升级启用全新Logo,更深度专注于互联网医疗和严肃医疗,推动医疗服务升级向着更宽广的外延拓展。

由此,医联和未来医生两个公司实际上同一个CEO,而外界对于二者的合并也早有传闻。此前,王仕锐曾将医联与未来医生作为一个整体去表述,称将建设更大医院体系。而在今年,医联曾两次进行了组织内部调整。

12月10日,EDGEAWARDS全球创新评选重磅发布,凭借在疾病管理领域的高质量创新,医联荣获大健康产业先锋企业。EDGEAWARDS是T-EDGE全球系列创新评选的重要奖项,以“潜在价值”为核心,着眼于世界前沿科技,致力于发现那些引领行业变革、推动创新落地的机构和个人,是兼具权威性、先锋性和敏锐挖掘力的全球创新大奖。

近两年,医联再次加大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如携手各领域权威专家、学协会启动了多个学科专家共识建设,糖尿病、肿瘤领域的共识已陆续发表在核心期刊;今年6月份成立的医联学术委员会吸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刘力生任首席顾问加入,共同为医联相关学术项目提供专业指导。

此外,今年医联还分别与金域医学、全景医学就云检验、云影像达成合作,旨在通过完善疾病线上管理的各项能力,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周期管理。

03

互联网医疗可有效推动慢性病防治

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全球投资市场的热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巨头加大投入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布局。年1月至10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互联网医疗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中国的在线医疗创业公司融资总额超过了.3亿元。

医院为主导的医院,以企业为主导的医院医院和医生更多。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轻症慢病成为医院用户主要治疗疾病类型,占比达到55.4%,治疗重症慢病占比18.4%。对于治疗效果,超七成互联网医疗慢病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截图源自iiMediaResearch

互联网医疗对于推动慢性疾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负担更为有效,结合医保机制方面的推动政策能够使得医院下沉到基层。

从资本的视角看,医联先后受到国内明星资本加持,一方面说明其运作模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该模式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层面,随着《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以及“互联网+医疗健康”国家倡导和执行方针的落实,截至今年6月,全国医院已达多家。数据显示,全国医院在年只有多家,到年12月已发展至1余家,年上半年新增约家。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张浩表示:“这是时代的需求。互联网诊疗已经成为我们的刚需和全社会的共识。”

业内人士分析称,医院在公众诊前的查询、预约、诊疗以及后期的病患管理服务阶段中的便捷度和丰富度,医院存在一定的优势,医院提供有效的服务补充和支撑。

由此,在资本驱使和政策利好两个层面,为未来医生并入医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未来医生的加入,将拓展医联线下诊疗场景,形成一个线上问诊、线下看病的闭环,由此打造出一个真正全流程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医护人员的劳动力也将逐步得以释放,患者的诊疗管理服务效率将实现大幅提升。

——

可以看出,自新冠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对于互联网医疗寄予了更多的厚望。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院内外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更好观察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给出更加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而价值医疗服务模医院从提供“医疗保障”向提供“健康服务”转型。

但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互联网诊疗的本质仍然是医疗。无论技术如何变化,医疗质量与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底线也是红线。总的来说,互联网医疗仍然值得大家期待,未来器械之家将持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d/22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