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预约每周三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来

2020-9-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好消息!医院教授每周三下午来我院专家门诊欢迎预约!!!

个人简历:

贾栋,男,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学术任职:

美国匹兹堡大学颅底内镜中心访问学者;

美国华盛顿大学脊柱脊髓治疗中心访问学者;

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神经内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陕西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陕西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内镜学组陕西学组副组长;

医院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副主任,五病区主任。

擅长领域:

擅长颅内肿瘤、颅底肿瘤、脊髓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及痉挛舌咽神经痛)手术治疗也具有较高水平,尤其专长于神经内窥镜微创治疗脑积水脑室肿瘤及不开颅经蝶切除垂体瘤。长期从事脑肿瘤、颅脑外伤、脊柱脊髓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

个人履历:

年7月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年7月获神经外科医学硕士学位;

年7月获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学位;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年获得神经内窥镜医师认证;

年获得全国首批脊柱神经外科医师认证。硕士及博士期间一直从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学术论文:

硕士论文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承担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13篇,已独立完成手术近万例。对脑肿瘤和脊柱、脊髓疾病、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个人简历:

王鹏,男,汉族,年9月29日出生,籍贯河南省内乡县。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年7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个人履历:

年12月-年12月在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博士后工作,导师高国栋教授,在站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年获得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站期间接受神经外科严格系统的培训,能熟练运用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

年6月医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神经外科博士后研究工作,年获得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受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排序)

/09-/07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博士;

/09-/07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硕士;

/09-/07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04-至今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06-/12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后;

/11-/6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后、主治医师。

擅长领域:

擅长脑肿瘤微创手术、颈椎病、椎管肿瘤及各种脊柱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脊柱脊髓的神经内镜手术。

男,年01月出生,汉族,博士,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脊柱脊髓疾病治疗组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脊柱脊髓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神经脊柱学会理事及线上教育负责人;

华人神经脊柱外科讲师团讲师;

德国慕尼黑大学神经外科访问学者;

美国华盛顿大学脊柱脊髓治疗中心联合培训导师。

擅长领域:微创脊柱神经外科,椎管肿瘤,颅底畸形,颈椎病,腰椎病,颅颈交界区及脊柱脊髓损伤等。

研究方向:微创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后组织工程学修复及相关机制研究。

主要工作:

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神经外科全脊柱内固定及微创技术;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前共发表国内外文章58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项目参与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除传统椎管肿瘤及颅底手术以外,全面开展各项脊柱融合及非融合手术,如:寰枢椎脱位后路复位固定、颅底凹陷后路撑开复位、齿状突骨折前路拉力螺钉复位融合、颈椎后路半开门手术、ACDF、ACCF、Mis-TLIF、PLIF、SPO、神经内镜技术等。

年以来每年举办一至两期西部脊柱神经外科培训班,每年举办美敦力全国脊柱神经外科培训班及强生西部脊柱神经外科论坛,年蛇牌学院脊医院神经外科并举办首届标本培训,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的神经外科医师开展脊柱内固定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d/18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