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一文读懂不同的指趾甲形状,
2019-2-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横沟甲
在甲的表面出现一条或数条横行凹陷的沟纹,无光泽,可见于多种疾病。
1.在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常出现横沟甲。
2.如果十个指甲上都有一条横沟的话,可推断在不久以前,患过一次严重的急性病,如麻疹、肺炎、猩红热等。或者体内代谢功能失调;或遭受精神打击,引起营养失调;或者运用了一些对身体有较大损害的药物,诸如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这是因为人在患病或用药时,指甲生长受到抑制,长得慢而薄,待病愈或停药后指甲的生长又恢复了正常,因此就留下了一条横沟纹。
3.若甲上有多条横沟如波浪状者,多见于肠寄生虫病或肠功能衰弱。
4.若凹沟发生在拇指,多为精神不振。
5.若发生在食指上,其人易患皮肤病。
6.若发生在中指上,多为肌肉无力症。
7.若发生在无名指上,可能会患眼疾、支气管炎等疾患。
8.发生在小指上,易患咽喉炎、神经痛或胆汁性疾病。
9.另外患湿疹、银屑病、甲癣、咬甲癖等疾病亦可伴有此症,应予以鉴别。
10.中医认为,横沟甲是因气虚血瘀、邪热肺燥、肝气郁结等证引起。
二、匙状甲
匙状甲又称反甲、勺状甲。甲的表面平坦或中部向内凹陷。甲板无光泽、发软、脆弱、中间变薄,边缘肥厚翘起,形同一个茶匙状,严重者甲体前端与甲床分离发生疼痛出血。测试甲是否内陷,可将指甲放平,滴一滴水在其表面,水滴不流走者即为匙状甲。
1.常见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冠心病、糖尿病、脊髓疾病、风湿病、钩虫病、营养不良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梅毒、酒精中毒和慢性缺氧性疾病。
2.匙状甲也可见于长期高原、高山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强碱肥皂、石油产品、烈性染料等物质的人。
3.匙状甲也可能因从事指尖用力的工作,由于受挤压造成甲床供血不足引起。
4.另外患有银屑病、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肢端肥大症、真菌感染、掌跖角化病、扁平苔藓、雷诺病等,也可出现匙状甲,可结合周身皮损及症状变化进行鉴别。
5.五个趾甲都翘起,提示可能是承受着相当大的精神压力的征兆。
6.中医认为匙状甲多因身体瘦弱、气血亏虚;饮食不调,肝气横越,克伐脾胃;或腹中痞气,痃癖伏梁等所致。
三、葱管甲
指甲凸起并向指肉中卷伸如筒状,甲根枯槁,甲面粗糙失去光泽,质地不透明,间杂青灰色,甲床暗淡无华,甲半月萎缩淡白枯涩,甲襞相对隆起,与甲体衔接处显出凹槽。
1.葱管甲常是一些胸部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征兆。
2.中医认为,葱管甲多因久病体质虚损所致。以指压甲板,甲床苍白明显者为血虚,松指后仍显苍白,久久不能恢复者,兼示气弱。可涉及心、肺、脾诸经病变。
3.平时贪图安逸不事劳作者,也可见葱管甲。
4.如果甲凸起特别显著,两侧边缘指肉收缩,十指均如此者,应考虑瘕痞瘀血凝滞和某些肿瘤。
四、纵嵴甲
纵嵴甲又称嵴棱甲,表现为甲板中央出现显著的纵形嵴状凸起,甲板远端可伴有裂隙或分层,甲板不透明,甲床夹杂斑纹瘀点,不同层次交错,甲半月粗涩,甲襞边缘不规整,也有如锯齿状者,毛细血管弥散略显迟缓。
1.纵嵴甲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甲中线营养不良症或冻疮指(趾)末端循环障碍引起甲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外界化学物质刺激。
2.肺结核病人的早期也可见到纵嵴甲,严重者同时可引起甲面凹陷,全身症状常不明显。
3.中医认为,纵嵴甲多由肝虚血燥、瘀血阻络而成,也可因气虚血虚、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等所致。常见胸胁胀疼、痞塞不舒、胃肠壅滞、胸中烦满、腰脊酸软、四肢顽麻、关节肿痛、风痉拘挛、百节胀疼等症状。
五、钩状甲
钩状甲又称鹰爪甲、鹰爪风或爪状甲。甲板逐渐增厚,呈山尖状隆起,可增至蚕豆大小,甲柱面粗糙不平,向指端屈曲。甲板不透明,甲体灰褐失光泽,污秽黑色、黑灰或黑绿色,随甲板增长,向前或向旁弯曲成钩状,形成鹰爪状,甲床有时见斑纹瘀点,甲半月浅淡、色涩枯槁,白无华,甲襞挛缩,边缘不整。
1.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如麻风、梅毒、脊髓痨等。
2.钩状甲还见于心管和周围血管病、肺病的末期。
3.钩状甲还可因外伤、鞋靴紧小、天疱疮、银屑病等引起。
4.中医认为,钩状甲属气郁血瘀、风痹、筋挛,涉及肝、心、肺、脾诸脏。
5.钩状甲或因年事已高、宿有旧疾,因循失治,使经脉不能畅达,瘀血阻滞、甲失所养而成。
6.若钩状甲并映绯红带紫色者,多为心、肝病已重,常出现喘息、浮肿。
7.若钩状甲并映苍白色者多见于肝、肺实质损害已甚时。
8.若钩状甲映灰白如死骨者,多为肺病末期的危重征兆。
9.若钩状甲映灰白色,仅见于大拇指者,多见于心脏病变,心气虚弱者。
六、粗厚甲
甲板粗厚、质地粗糙、色灰枯槁、失去光泽、混浊不透明,甲柱面呈灰白色,枯槁干脆,有时见点状凹凸或嵴突,甲床枯涩见稀疏瘀斑,甲半月灰白苍枯,甲襞边缘不整,略见缺损,深层毛细血管循行迟滞,且苍白难复。
1.粗厚甲见于部分胃溃疡病人和呼吸器官疾病。
2.粗厚甲也见于先天性厚甲症、先天性外胚叶缺陷、毛周角化病、掌跖角皮病、鹅掌风。
3.粗厚甲若甲板枯厚,有点状凹陷,或兼有纵嵴、横沟、混浊畸形,甚则缺损者,可见于寻常型或脓疱型银屑病。
4.甲癣也可造成粗厚甲,其特征为甲缘、侧缘处发痒、日久高低不平,甲下有污黄斑点,失去光泽呈灰白、枯厚、松脆,甚则蛀空,向后蔓延。
5.其他如慢性湿疹、麻风等,亦可出现厚甲,应参考病史及周身皮损变化做出诊断。
6.粗厚甲多属中医的气虚血燥,皮肤风燥,血枯失于濡养之证,或风热偏胜、血燥生风之证,或因脾胃蕴热,血燥风炽,不能濡养皮部,以致爪甲枯槁,甲板粗厚。可涉及心、肝、脾、肾诸经病变。
七、萎缩甲
甲体萎缩形如枯叶,甲根处如初生虫翅,甲板先是变薄变小,逐渐萎缩,乃至消失,甲床干枯,显露部粗涩,甲半月退缩,白无华,甲襞不整,边缘常缺损,深部毛细血管运行迟缓,显现苍白带,不易复原,但全身症状多不明显。
1.可见于神经感觉过敏之人。
2.也可见于营养障碍,先天性甲发育不良症。
3.中医认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损,而致甲失润养而成。
4.也可见于心阴虚、心血亏、血行障碍;也有因疠风大毒引起者。
八、软薄甲
甲体萎缩变薄,质地柔软,多呈畸形,甲板长出指头部分可以反折而不断裂,甲床色淡白无华,有时现瘀点或带状斑,甲半月苍白失去光泽,弧影缩小,基质枯涩,甲襞苍白,皮屑剥落,毛细血管运行迟滞。
1.软薄甲见于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缺乏症。
2.也见于脊髓空洞症、末梢循环障碍、扁平苔藓、硬皮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营养不良等。
3.体弱的青年女子可见到甲薄如蛋壳者,称为“蛋壳甲”。
4.中医认为软薄甲多因气弱血虚,血行障碍,精华不布所致,涉及脾、肝、心诸经。
5.中医中的痹症、疠风、虫积、疳积以及阴虚、血虚、气虚等证均可见软薄甲。
九、小甲或无甲
甲板短小,逐渐萎缩,乃至缺如脱落,或者出生时即指、趾甲全无。
1.出生时即无甲者,见于先天性外胚叶缺损。
2.有的婴儿,指(趾)甲虽然还有,但因某种先天或后天疾患,指(趾)甲渐见枯萎,甲变小变薄,常见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扁平苔藓。
3.小甲或无甲也可见于鱼鳞病、雷诺病、严重感染等。
4.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肝精血亏虚,或后天脾胃失养,可涉及肝、肾、脾诸经。
十、竹笋甲
甲体各层次疏松分离,甲柱面灰白,质地疏脆,混浊而不透明,甲板自游离缘翘起,逐渐与甲床分离,如剥竹笋状,甲床有瘀滞斑点,甲半月苍白,界限不清,甲襞边缘小整,重者如锯齿状,同时甲面灰白如雪花。深层位毛细血管弥散延迟,色泽淡涩,失去光华。竹笋甲活动时有疼痛感觉,甲板剥离一般不会超过全甲的一半,故不会脱落,一般无其他症状。
竹笋甲可由外伤和甲癣等所致。也可见于甲剥离症,多由肝气不调,气机不畅,血虚失养;或久病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或风寒壅闭,血虚化燥等。多涉及心、肝、脾、肾诸经。
十一、脆裂甲
甲体不坚,甲板菲薄,失去韧度,常易发生纵裂,指尖断面可见层状分离,或甲板自游离缘起,向甲根部发出裂隙。甲床枯涩有斑点,甲半月苍白干枯混浊、甲襞不整,边缘有剥离,深层毛细血管运行迟缓,阻滞不畅。甲板脆裂,以秋冬渐重,春夏趋于缓和。
脆裂甲可见于甲分裂、脆甲病钙质缺乏等。中医认为脆裂甲常由于血运障碍,血虚风燥,或肝气横逆、肝虚血燥、肾水不足、热病伤阴等,使甲失所养所致。可涉及心、肝、脾诸经。常伴有胸闷胁痛,苔薄脉弦,或眩晕耳鸣、舌红少津等阴虚肝郁的症状。
如果在指甲两侧的甲沟中有很细的裂缝,触之疼痛,可能患有蛔虫病和消化不良。
十二、脱离甲
指甲前端和甲床脱离,而呈现混浊的灰黄色,甲脱离会逐渐扩散到甲根部位发病时。变异的指甲和正常指甲间,会有一道明显的分界。
1.脱离甲可见于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末梢循环障碍(脊椎空洞症,进行性硬皮症,贫血等)、慢性肾炎。
2.脱离甲若仅发生于少数手指中,多是由局部感染引起的,其中以念珠菌和其他致病菌感染者居多。
3.多汗症,特别是局部性多汗症,即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分泌过多,多见于神经质的年轻女性,可出现脱离甲。
4.长期大量服用有关抗生素类药物、化学合成药物,或紫外线照射而导致指甲变色而脱落。
5.另外脱离甲还见于长期反复接触碱性物质、甲醛、砂糖液、汽油、去漆剂等化学液体的职业人员。
十三、暴脱甲
爪甲自行脱落,甲体萎缩,甲床光秃干燥,甲根苍白枯涩,甲襞残缺,甲板剥落后,甲沟显露凹陷,残损不整,深层毛细血管运行障碍,瘀滞枯涩。
1.暴脱甲中医认为由于肾经火虚,肾阴津涸,水不涵木,肝气横越,肝肾俱虚。
2.瘭疽、蛇疔、脱疽、疠风等也可导致爪甲暴脱。
十四、凹点甲
凹点甲又称顶针状甲,或罗森诺症。甲板上有针尖大小的点状凹陷,数目多少不定,互不融合。
1.凹点甲经常发生在风湿热病人的指甲上。但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但其凹点为数不多。
2.凹点甲也可见于圆形脱毛症,其凹点一般排列较规则,其中尤以横向排列较多见。
3.凹点甲还可见于多种皮肤病患者,如银屑病、扁平苔藓、手癣、甲癣、放射性皮炎等,可结合周身皮损变化做出诊断。
十五、鱼鳞甲
甲板粗糙失去光泽,质地干涩似枯鱼之鳞,甲柱面不平滑,散在纵横凹点,甲体各层次斑驳不透明,甲床深层晦暗,有瘀斑,甲半月萎缩,深层枯涩,甲襞边缘不整,周缘皮部可有不规则脱屑散落,毛细血管运行不畅,时见阻滞。鱼鳞甲常因肾气虚损或脾胃不振,气化不行,精华不布,水液滞留,脾失运化所致。可涉及心、脾、肾诸经。多见于水肿证和寒湿证。
十六、宽短甲
甲板宽阔而短。
1.宽短甲可见于心脏较弱,或知觉麻痹症,且易患腹部到腰部以及下半身疾病。
2.如果指甲尖端平整而嵌到肉中,其人易患神经痛、风湿病。
3.宽短甲见于妇女,则易患子宫卵巢病变。如缺乏光泽,易患不孕症。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北京治疗白癜风便宜的医院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