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基本知识大全二十一腰

2018-5-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续)

六十、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突出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特别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另外,由于生活习惯不当、工作强度加大,很多年轻人也患上了腰痛。很多时候打个喷嚏就闪到腰,痛得想飙泪!因此,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腰间盘突出的知识!快快收藏吧!

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组成。腰椎间盘是指腰1至骶骨间的椎间盘,共5个。腰椎间盘的高度约占椎体高度的54.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里没有相应病名,散在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故腰痛一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椎的生理与病理和肾有着必然的联系。

六十一、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七大因素?

1、肾精亏损,盘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本。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素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事过甚,或年老体弱,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骨。

  

  2、跌仆闪挫,气血瘀滞;跌仆外伤,或腰部用力不当或强力负重,损伤筋骨,经脉气血瘀滞留于腰部,而发为腰痛。

  

  3、寒湿内侵,阻遏经络;久居湿寒之地,或坐卧寒湿之所或涉水冒雨,身劳汗出,衣着湿冷,寒湿之邪入侵。寒性凝滞收引,阻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腰痛。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久病及肾,肾阳受损,而发为寒湿腰痛。

  

总之,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寒湿之邪为之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痛的病机。要想治好腰椎间盘突出,还是离不开坚持艾灸,保护身体气血的运行。

六十二、艾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

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舒筋活络为主。

1、阿是穴(腰部局部压痛点);

2、腰阳关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命门下约2寸。

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

3、承扶

足太阳膀胱经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通便消痔,舒筋活络。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

4、殷门(见上图)

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5、委中

位于腘窝横纹正中,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

6、环跳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7、肾俞: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8、八髎

「取穴」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和督脉中间分别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共八个点,八髎是全身最小的穴位。

「功效」不孕,妇科病,男科问题,阴中痛,从腰到脚麻,大便带血都可以取八髎。

另外关元穴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也是一个很好的艾灸穴位。

任何调理都应该因病而异,因人而异,辩证施治,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你,各位最好是在艾灸前先辨好自己的症状再艾灸。

附注:艾艾贴病例简介及艾灸过程

[十年严重腰间盘突出、增生、内风湿膝关节骨质增生案例]

病龄:十年

病症:腰间盘突出、增生、内风湿膝关节骨质增生

有否手术:有。于医院分别进行两次手术

手术后遗症:病症无好转,反而加重。导致两腿变形、浮肿。无法正常走路,爬上下楼梯。经常疼痛到无法睡眠,长期依赖止痛药。

艾灸周期:年2月29日至3月30日。(强灸20天)共使用40盒后,已明显大大改善。

排病反应:第一天艾灸后,病症加重,当晚无法入睡。第二第三天后已有明显改善,疼痛比以前舒缓少少。第九天出现红疹痕痒排病反应。第十七、十八天后渐渐出现大大小小水泡。

改善效果:已大大改善酸麻之疼痛,能正常步行,上下楼梯。关节部位消肿不少,不再食用止痛药。









































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d/16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