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立竿见影的无痛针灸
2017-4-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腹针:立竿见影的无痛针灸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记者胡彬
50岁的张先生,6年前出现右腿疼痛的症状,1年后进行了腰椎手术,但效果不明显。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介绍,腹针疗法对治疗这类疼痛很有一套,他将信将疑,来到了薄智云的诊所。约30分钟的治疗结束,试着起身活动后,张先生惊讶地赞叹:“扎针时候一点都不觉得疼,现在感觉腿也轻快些了,真神了!”
在腹部扎上几根银针,没有传统针灸的酸麻感,就能立竿见影止痛起效……这就是源于传统针灸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发展的腹针。
腹针源于传统针灸
年,薄智云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一个中医世家。年,在山西医院任针灸医师期间,他偶然发现了肚脐周边穴位的神奇之处。
一天,一位因腰扭伤导致坐骨神经痛的老工人来看病。薄智云尝试了各种传统针灸方法,均没有明显效果。一次治疗中,他忽然想起任脉与督脉互为对应的理论,病人伤到背部,可不可以用位于腹部的任脉穴位治疗呢?于是,薄智云选取腹部的气海、关元穴施针,短短的时间内,病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全部消失。
事隔不久,薄智云又治疗了一位腰扭伤的病人,也是取了同样的穴位针刺,一次就治好了。自那以后,薄智云就开始探索以腹部穴位治疗全身各个部分疾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遇到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方法无效的情况下,他都要用腹针来试试。
经过20年的钻研,他开创了独特的“腹针疗法”。在脐周这个半径约12厘米的范围内取穴,并浅层针刺,病人没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几乎无痛地达到治疗目的。
腹部有个“先天经络”
“在生命的最初,脐带是人体经络的本源,它既是母体给胎儿输送气血的通道,也是‘先天经络’的所在。”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薄智云告诉记者,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先天经络是以神阙为核心的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在《腹针疗法》中,薄智云写道:“以神阙为轴心的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还拥有一个尚被人们忽略的全身性高级调控系统。”
腹针疗法就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通过针刺穴位,调整脏腑,疏通经络,治疗全身疾病。由于腹针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被人们称为“奇效腹针疗法”。
可以说,先天经络在人出生前就已形成。因为人的五脏六腑除心、肺二脏以外,均居于腹腔内,大多数脏腑经络都与腹部相连。人体的腹部经脉最广泛,腧穴最密集。在腹部施针,路径最短,效应最快。既可以疏通经络气血,又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近可及脏腑,远可及头、面和四肢末端。
薄智云介绍,腹针先调整脏腑以产生气血,然后调整经络以疏护气血,最后调整局部以使用气血。三者并驾齐驱,协同起效,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疗效。
源于传统的无痛针法
在脐周,除了传统的穴位,薄智云发现了多达50个穴位。腹针的定位就以神阙为中心展开,主要取穴方法有三种:循经取穴法、定位取穴法和八廓取穴法。
循经取穴法是根据经脉分布的特点,通过腹部经穴治疗全身疾病的取穴方法,这一方法与传统针灸疗法相似。定位取穴法是腹针疗法中的一种重要取穴方法,它是根据腹针理论,利用腹部区域的全息影像定位取穴以调节全身脏腑。
薄智云在研究中发现,腹部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伏在前腹壁上的乌龟。龟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尾部从两个气旁穴(气海旁开5分)处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附近,其前肢分别由滑肉门引出,在上风湿点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其后肢由外陵穴向外伸展止于下风湿点穴。这一影像分布于腹壁的浅层,构成了神阙调控系统中外周调节系统的主体。定位取穴法便是以腹部的神龟生物全息影像为依据。八廓取穴法是依据八卦理论,将腹部以神阙为中心分成大致相等的8个部位,每一廓的穴位都对所主脏腑有特定的治疗作用,并对内脏的平衡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穴位的排布形成了一张“神龟图”。“‘神龟图’既是先天经络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又是腹针疗法不同于一般针灸方法的利器,更是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的基础。”薄智云介绍,它对于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有十分明确的应答关系,一般疾病按照“神龟图”所指,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任何中医师,甚至西医师经过适当的培训都能准确使用。
选用针具也是特制的专用针具,保证了腹针治疗的安全。薄智云介绍,在施针时一般会根据病人的体质及疾病选择针具,如肥胖型病人多用长针,消瘦型病人则多用短针;体质好患者多用粗针,体质差患者多用细针等。
腹壁中层则分布有传统已知的经络系统,正是由于腹针疗法的穴位只处于腹壁浅层,针刺进内脏的危险性便完全不存在。针刺深度浅,在皮下浅筋膜,深不过腹横肌,进针深浅根据疾病病位的深浅来确定,要求“刺至病所”。治疗时留针30分钟左右。“我们一般有‘腹部深似海’的说法,施针于腹部的浅层和中层,可调节全身的系统和外周系统;施针于腹部的深层,则可调节内脏系统。”薄智云解释说。
在腹针施针的过程中,任何细小的失误都会影响疗效。为了做到取穴的标准化,薄智云首先规定了“比例寸”的概念,无论高矮胖瘦均按比例寸取穴,这样就从客观上杜绝了依靠医者的手(一般取穴以四指合并为3寸)取穴造成的误差。除了穴位选取,腹针把治疗针具、进针深度、治疗时间等涉及针灸所有疗效的干扰因素,都尽可能地进行了研究。“除了便于学者易学之外,更是为有力地保证疗效的稳定。”薄智云说。
腹针之所以不痛是因为人的腹壁肌肉、脂肪比其他部位相对多而厚,腹部对外部刺激相对迟钝且弥散不敏感。手法轻巧,进针后不使用提、插、捻、转等重刺激手法,没有传统针灸的酸麻胀痛感。“传统针灸出现酸麻胀痛,我们称之为‘得气’,而腹针不存在这种感觉,患者更乐于接受。”薄智云说。
腹针的刺激部位是腹部,因此,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均为禁忌症,急性腹膜炎者、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者、腹腔内部肿瘤并广泛转移者、孕妇等,均忌用腹针。对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亦需慎谨处之。
国内外病患追捧腹针
年9月,一位患房间隔缺损的82岁老人在四处求医未果之后,求助薄智云的腹针疗法。目前,西医治疗房间隔缺损唯一的方法就是手术,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过4次腹针治疗后,老人气喘、心慌的症状明显缓解,紫黯的口唇也渐渐出现血色。
从已发表的论文中证实,腹针疗法可对近70种病症有明显疗效。尤其是对疼痛类疾病和多年中风偏瘫后遗症等有独特疗效。“现在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腹针治疗一些情志类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薄智云介绍。
几年前,一位23岁的韩国患者到北京向薄智云求医。患者的智商只有4、5岁儿童的水平,10以上的加减法都不会。薄智云用腹针治疗10次以后,患者不仅可以计算以内加减乘除,而且生活也慢慢能自理了。后来他又两次到中国求医,每次治疗10次,不到半年的时间,智商基本恢复了正常,还完成了初中课程,学习了汉语和按摩。
目前,为了利于推广,薄智云又根据腹部的内在规律结合现代科学的特征,提出了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针灸发展新思路,大大地提高了腹针疗法的可重复性。
著名针灸学家、腹针发明人、腹针疗法创始人。
首批“中华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院长、医院腹针研究所所长、“中医哲学沙龙”召集人。
薄智云医院弟子:
陈秀华王小云符文彬吴焕林林定坤罗翌
(本文转自医院哪家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