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心血管神经症
2017-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长按图中 疲乏无力四肢无力,体力活动减少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汗`手足冷`两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
其他症状失眠`多梦`低热`食欲不振`头晕`头痛
重症的心脏神经症患者还表现为极度的恐惧、焦虑,表现为公共场所恐惧,包括商场、公共汽车、广场,还有夜晚恐惧等,只要一进入环境就感到胸憋气短,甚至汗出,瘫倒有濒死的感觉,必须立即离开或含药才能缓解,造成闭门不出,还有的患者一到夜间就恐惧的不得了,心慌、口唇及肢体木,甚至四肢震颤,经常呼叫,闹的家人不得安生,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还有的患者不敢一人在家,必须有人陪伴,唯恐身边无人自己心脏病发作得不到抢救,这样反复折腾搞得家人疲惫不堪,与其相反的是病人虽然痛苦不堪可临床却查不到阳性体征,导致有的病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而越来越抑郁。形成恶性循环。
四.鉴别诊断
1.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多数有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史。心绞痛常发生在体力活动、运动或情绪激动过程时,疼痛部位较固定,多为胸骨后,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疼痛。如果仅从症状表现难以鉴别时,可作运动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典型表现有甲状腺肿大、颈部血管杂音、双手细颤动、突眼、怕热与消瘦等,鉴别不困难。不典型表现时与心脏神经官能症较难区别,测定血清T3、T4可做出诊断。
3.心肌炎:
通常在起病前1~2周有明确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史,典型表现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电图P-R间期延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等。不典型或轻症者较难鉴别。病原学检查,例如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定度,有辅助诊断价值。
4.慢性胃疾患
有些患者将慢性胃病误认为是心脏病,也表现为心难受,在剑突下,感觉心慌,胸口闷,进食后症状加重,尤其晚上碾转不安,中医胃不和则心不宁,询问相关病史,除外胃疾患。
五.治疗
从西医看没有什么特殊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首先是消除诱因,如消除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保证一般意义上正常人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轻症的患者可能通过心理调整就能消除症状,但对于重症的患者就必须进行药物干预,因为这部分患者已经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整天在痛苦的包围中不能自拔,西药治疗就是一些抗抑郁的药物还有镇静剂等,但这类药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依赖,导致药量不断加大,还有一些药物使患者食欲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体重的增加,造成血脂代谢异常和心血管负担的加重。在临床中常看到一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体重可增长10-15公斤。为了控制体重而减少药量或停药造成症状复发或加重。
对这种功能性疾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却有良好效果,下面我就谈谈中医在心脏神经症治疗方面的优势:
六.中医治疗
首先我们看看中医对心脏神经症的认识。心脏神经症属中医惊悸、怔忡、还有郁证范畴。
1.病因病机
该症多因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滞血瘀,心脉闭阻所致。症状以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为主,辨证可分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血瘀痰阻四型论治。
2、辨证要点
该病首先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该病的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心在志为喜,心气舒畅,喜气洋洋,大喜伤心。但他的发病不仅仅是心的单一病变,中医认为还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表现有
心脾同病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脾在志为思,也就是神志活动中的思考、思虑与脾有关,忧思过度可以伤脾。
心脾气机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
心肾同病
中医认为心肾是水火既济的关系,心在五行中属火,肾在五行中属水,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温肾,肾水上升润心,叫心肾相交,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就会心火上炎,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
心肝同病
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气机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郁在哪了就出病了,心主神志靠的是肝气调达,肝病的人脾气大,就是气机乱了,该降的不降,该升的不升。
心肺同病
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气,肺气足,心血才能旺,甚至才能正常。
3.治疗原则
心脏神经症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4.辩证分型
1.心虚胆怯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配伍少许肉桂,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五味子收敛心气。2.痰火扰心证:心悸而烦,胸脘窒闷,或形体肥胖,寐则多梦,口苦口干少饮,痰多。舌红,苔黄腻或浊腻,脉滑数。
治则:清化痰火宁心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竹茹、黄芩、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随症加减:胸闷甚者,加瓜萎、薤白、郁金,以化痰宽胸;心悸多梦者,加礞石、远志,以镇惊宁神化痰。3.心脾两虚证:心悸头晕,胸痛隐隐,面白神疲,失眠健忘。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
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炙甘草、大枣随症加减:贫血而见头晕心悸,面白无华者,加熟地、白芍、阿胶以补血;失眠较重者加五味子、柏子仁以加强养心安神;食欲不佳者,加焦山植、陈皮以健胃助运。4.阴虚火旺证:心悸不安,心烦不眠,惊悸易怒,头晕目眩,耳鸣,手足心热,腰酸梦遗,口于少津。舌质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心肾不交证。
治则:滋阴泻火。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麦冬、天冬、玄参、丹参、当归、黄柏、知母。随症加减:烦热不眠较剧者,加黄连、焦栀子、龙骨、牡蛎,以清热除烦,镇静宁神。
简便方1.淮小麦20、百合20、炙甘草6、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服2次。适用于心脏神经症表现心悸,坐卧不安者,尤其是更年期妇女。2.太子参20、麦冬15、五味子10、丹参20,水煎服,每日服2次。适用于心脏神经症表现神疲气短,心悸、易汗者。
其他治疗:
中药浴足:
针灸治疗:
中药穴位贴敷:预后及自我防治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预后是良好的,它既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又不会增加患者罹患其它疾病的机会。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但该病症状较多,反复易变尤其是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首先要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保证一般意义上正常人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旦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不必过于紧张,更不需卧床休息,可采取下列措
1.要正确认识该病。病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疾病原因、性质及表现形式有一大概的认识,以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培养乐观开朗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务人员时病人要关心和同情,但要恰如其分,否则会给病人造成“病情严重”,甚至于“死到临头”的错觉。恰如其分的坚定和理解态度,对消除病人疑病心理和稳定病情是十分重要的。
2.正确对待自己,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使之有规律,尽量做到劳逸结合。正确地去面对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婚姻等问题,提高抵御各种精神刺激的能力。只有这样,精神和躯体才能在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中,不至于过分疲劳、焦虑和紧张,心脏受益自然可想而知了。
3.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4.患者的亲友和同事要对患者多一份理解和关怀,禁忌责备,用过激的语言刺激患者,通过交流分散患者对心脏的过分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青少年知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