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后怎么办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低血糖分类
根据低血糖发生时患者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可分为“症状性”低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根据低血糖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低血糖和重度低血糖。根据低血糖发作的特点和原因分为空腹低血糖和反应性低血糖。这里仅对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低血糖加以叙述。
1.症状性低血糖
症状性低血糖是指低血糖发生时患者相继出现一系列的可察觉的临床表现(见下述)。临床可分为两种情形,一为真正的低血糖,即血糖值符合目前认定的低血糖生化标准(见下述),另一种情况为非低血糖型,也就是说其血糖还在正常范围内(血糖可能已接近正常范围的低限值),但与其自身“先前”的血糖值相比要低很多,并出现了类似低血糖的各种症状,症状可轻可重,但不会导致患者昏迷。见于长期高血糖的患者,因躯体已相对适应了高血糖环境,在用降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因血糖下降过快,当血糖降到某个阈值时(尽管还在正常范围内),原先建立的稳态被打破,一下难以适应新的内环境变化,从而出现了类似低血糖的症状,是一种另类的“低血糖”,严格来讲,是不属于目前医学上定义的“低血糖症”,在此不妨把这种情况称为“类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处理比较简单,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渐使血糖达标。在最初1~2周,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先适当放宽血糖目标,然后再逐渐加大降糖药物剂量,直至达标。切忌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2.无症状性低血糖
无症状性低血糖则指给患者检测血糖时都很低,达到了目前认定的低血糖的生化标准,但却没有任何可察觉的症状,或症状很轻微而不至于引起患者的警觉。这种情况常见于久病体弱、反应迟钝、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植物神经病变者。无症状性低血糖对患者的危害远远大于有症状者,因为患者没察觉,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很容易诱发威胁生命的心脑血管事件,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脑中风,在睡眠中更因没有察觉而昏迷不醒,要引起高度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怎么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