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最易发生的三类并发症,该如何防
2016-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3%有余,已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3%有余,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万,并以每年约万的速度递增。初期,人们对糖尿病都不太重视,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后果相当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为心脑血管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为10%以上;糖尿病患者95%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造成的截肢占非外伤性截肢的85%以上。所以有专家提出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观点。
而糖尿病最易发生以下三大类并发症,糖友得严加防范:
第一类是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表现为由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障碍、失明等眼部疾病,以及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紊乱,引发的肾病。患者出现间歇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进而发展到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第二类是大血管并发症,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冠心病、脑卒中(俗称“中风”)以及下肢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足)等,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死因的75%)。特别是急性冠脉事件如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对生命的威胁最为严重。
第三类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大多数出现在患糖尿病2~3年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约有90%人患有此症。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尤其多见于下肢末端对称性地出现各种感觉障碍,如冷、热以及震动的感觉和准确触觉减退,有的患者还会有蚂蚁在身上爬行的感觉,俗称“蚁走感”。
此类并发症还包括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各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均可受累。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消化系统症状如胃排空时间延长,恶心、呕吐等;肠道功能紊乱时可出现腹泻、便秘交替或阵发性夜间腹泻;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膀胱肌张力低下时可出现排尿无力,尿潴留,长期残余尿增多易致尿路感染。三招预防并发症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那应当如何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控制餐后血糖
血糖控制好的标志除了看空腹血糖外,还要看餐后血糖,因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由长期的餐后高血糖所致。血糖下降的规律是:空腹血糖→餐后3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因此患者控制好了空腹血糖,只是控制了1/4血糖,还有3/4血糖没有被控制,所以早期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应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基础上调整餐后3小时、2小时血糖,同时做关于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二、身体各项指标控制在良好水平内
2型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那就是胰岛素抵抗。在患糖尿病的同时,很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在发生糖尿病前已有了心脑血管疾病。据临床所见,单纯控制好血糖,并不能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当然长期控制好血糖对预防眼底和肾脏等微血管病变还是大有益处的。要想很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除了血糖外,对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也要控制在良好水平,并定期检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专为并发症研制——荞参乐一种疏通毛细血管改善神经病变,不得并发症、逆转并发症的产品——荞参乐
荞参乐:生产经国家食品局检无含有任何西药成分,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荞参乐的作用:
1、预防和逆转末梢神经病变:手脚麻木、剌痛、冰凉、皮肤痒糖尿病足。
2、增强肾功能:减少夜尿,增强男性性功能,促睡眠、减少尿蛋白排量、80%肾病患者尿蛋白可转阴。
3、改善心脑微循环、保证血养供应,防冠心病、脑血栓。
4、消除飞蚊症、保护视力,抑制眼底出血,逆转视网膜病变。
5、消除因神经受损产生的脚抽筋现象。
海澳无糖连锁,这十多年,我们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专业、专心、专注”于全面解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帮助糖尿病患者消除痛苦,带来欢笑,过幸福和谐生活。公司以“专业、专心、专注”的企业文化为指导理念,以“仁义智信、敬业进取、努力创新”为工作方法,成为推动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交流的专业平台,促进多家同行科研成果与市场成功对接,同时将优秀产品与健康理念带给广大患者。
拳头产品
荞参乐——远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