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六项监测不可少
2016-11-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加强监测,做好预防。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一旦进展到临床阶段,其功能障碍常不可逆。因此,医院专家提醒您,加强监测、筛选和早期诊断对糖尿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那么,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哪些监测要做好?
1、尿蛋白监测——预防糖尿病肾病
目前,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重视尿糖而忽略对尿蛋白的监测。实际上,有无尿蛋白是了解糖尿病肾病的依据,最能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是尿中微量白蛋白量。
当病程大于3年时,应嘱患者每年进行尿蛋白监测。一旦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大于20μg/min,则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此阶段病变仍可逆,及时治疗可阻止病程的发展。
若尿蛋白大于μg/min,则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病变为不可逆,最终会发展为肾衰竭。
2、眼底监测——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失明,是20~74岁成人致盲的首要原因。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均应进行眼底检查,以发现早期视网膜病变,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3、血脂监测——预防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动脉硬化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等。因此,血脂监测对防治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至关重要。一般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
4、膀胱功能监测——预防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并发神经源性膀胱较常见,占糖尿病的26%~87%,但本病早期常无症状,往往到了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不愈甚至肾衰时才引起重视。
要想早期发现,应定期查尿常规和膀胱肾脏超声检查,以发现残余尿和肾盂积水,如患者膀胱尿量大于ml仍无尿意,可考虑有膀胱功能的异常。
5、足部监测-——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严重的可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糖尿病足,需嘱咐患者每天检查足部皮肤的颜色,及对温度、压力和振动的感觉情况;检查足和下肢、足底间和足底部是否有创伤、发红、感染、磨损、流液、肿胀和擦伤;定期触诊足背动脉有无搏动减弱或消失。
6、血压监测——预防糖尿病并发高血压
30%~50%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高血压,其高血压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随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时,体内重要脏器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早期发现高血压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每月定期测一次血压,血压>/80mmHg时应予以治疗。
医院/医院
医院医院
医院
国家糖尿病重点专科
国家糖尿病二级实验室
国家中医糖尿病研究基地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保定分中心
省中医肾病研究室——拥有先进的血液透析、直肠透析设备
省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肾病科、眼科
省级重点专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理疗)
市级重点专科——体检科、妇科、儿科、口腔科、肿瘤科、皮肤科、男科、老年科
市级特色科室——甲状腺科、痛风科、肥胖科、哮喘科、骨质疏松科、肝病科
市级重点专科——治未病科(体检、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