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听到不和谐的声音,该咋整

2022-8-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你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想静下心来写点东西,还没动笔就被外面施工的挖掘机震得思路全无。收工回家遇到堵车,前面的路水泄不通,后面的司机还在一个劲地按着喇叭。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本想睡个懒觉,却在一大早被小区大妈们的交谈声吵醒……

这些不和谐的声音,统统称之为噪音。噪音污染无孔不入,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让人又怕又恨的“小妖精”。

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

噪音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通常来说,只要是令人感到烦躁、讨厌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噪音。

不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它的定义又有所区别。比方说,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音。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当然,噪音是非常主观的。有时候你觉得轻松愉快的声音,在别人来看就是噪音。

按照声音的来源和场景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噪音分为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噪音和社会噪音四种。其中,超过46.8%的城市噪音来自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噪音才是噪音污染最大的“元凶”。

交通噪音: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产生的噪音;

工业噪音:由工厂各种设备产生的噪音;

建筑噪音:由建筑机械发出的噪音;

社会噪音: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音。

接下来,绿动君将不同分贝的噪音与现实场景联系起来,进行了再分类,以便大家对噪音有更直观地理解:

0-20分贝:很静,针落有声的环境;

50分贝:正常交谈声音;

70分贝:街道环境声音;

80分贝:嘈杂的办公室、高速公路上的声音;

90分贝:嘈杂酒吧环境声音;

分贝:气压钻机和压缩铁锤捶打重物的声音;

分贝:欧盟界定的致听力完全损害的最高点;

分贝:致人死亡。

噪音对人的危害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布的《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噪音污染不仅会让人烦躁,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心脏病、学习障碍以及耳鸣等问题,进而缩短人的寿命。

噪音污染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那么,噪音对人类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

破坏听觉系统

噪音污染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一般来说,85分贝以上的噪音就具有听力损伤性,长期处于该噪音下,会导致进行性听力损失,伴有耳鸣。

如果是处于早期的噪音性耳聋,这种失聪是可以恢复的,但如果受长期的噪音影响,不但会导致耳蜗感觉神经上皮毛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也会导致代谢性损伤,造成全身系统紊乱失调,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不仅如此,噪音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音均有可能损伤其听力器官,使听力减弱或丧失。

影响视觉系统

有研究表明,当噪音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当噪音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觉模糊;而当噪音达到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此外,噪音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

危害神经系统

噪音是一种恶性应激原,如果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且恐惧、易怒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

损伤心血管系统

噪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它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同时还会升高血压、增加压力荷尔蒙的血液浓度,即使暴露于噪音中的人处于睡眠状态,也一样会受到影响。

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音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长期生活在平均70分贝的噪音中,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

影响身材

瑞典卡罗林医学院在4年追踪研究后发现,生活在噪音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腰围相对更大,且噪音每增加10分贝,腰围就会增加1厘米。该大学另一项超过10年的追踪研究显示,生活在机场附近的人,腰围平均增长6厘米。

总的来说,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勇敢对噪音污染说不,也要时刻谨记,不做噪音污染的制造者。

如何降低噪音污染?

既然噪音会对我们的身心产生巨大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降噪,让世界静下来呢?

合理布局家电

尽量不要将电器集中在一室,尤其不要将声音过高的放在或靠近卧室,同时尽量避免各种电器同时使用。放置要平稳,垫上橡皮垫以减少震动,降低噪音。放置多种家电的房间铺置地毯、挂厚窗帘等吸声物品,有条件的可安装隔声设备。

绿化降噪

由于植物能够将投射到叶子上的噪音反射到各个方向上,叶子的轻微震动也减弱了噪音的能量,所以我们可以在室内种养绿植,增强降噪效果的同时装点环境。珊瑚树、雪松、圆柏、水杉、桂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出行在外尽量不鸣笛

驾车在外,尽量少“贡献”交通噪音,即使在交通拥堵时,也不要鸣笛,尤其是在小区或者学校周围。因为刺耳的笛声可能会使人受到惊吓,呆愣在原地,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调低音量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并调低音量。牢记“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可以适当戴耳塞减弱噪音影响。

补充营养

噪音会增加人体对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B类的消耗,适时补充一些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B类的食物,可加强人体对噪音的忍耐度。

定期检查

早发现早预防。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记得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听力有困难,记得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免责声明: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分享环保公益价值,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21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