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今天有话说之七成中国人处于亚
202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处于亚健康的患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的活力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如果及时进行疏导,会走出亚健康阴影,如果任其发展,则会转成疾病。亚健康高危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又是高危中的高危,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威胁人的生命,导致40岁就早亡的局面。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一般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通俗地讲,“亚健康状态”医院检查化验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二状态,即生病,也可通过治疗恢复到第一状态,即健康。
据统计,中国人大约有70%以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原因除了环境、心理、压力等非饮食因素外,饮食的不合理不均衡是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模式,这是我们祖先根据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营养学说,迄今仍为国内外营养学家所称道,认为这是理想的饮食模式,应加以推广。
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都会导致一些症状提早出现,及时发现并引起重视,从而逐步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就可以通过饮食的调理避免亚健康状态。现将最容易缺乏的15种营养素缺乏症状总结如下:
营养素
缺乏症状
蛋白质
水肿型:腹、腿部水肿,虚弱,表情淡漠,生长迟缓,头发变色、发脆、易脱落,易感染等。
消瘦型:消瘦明显,抵抗力下降,婴儿易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钙
儿童:佝偻病,出现“O”形或“X”形腿、肋骨串珠、鸡胸等。
青少年: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四肢无力、经常小腿痉挛(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痛、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症、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等。
中老年人:骨骼逐渐脱钙,尤其是妇女因雌激素分泌减少,钙丢失加快,易引起腰酸背痛、小腿痉挛、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骨质软化、各类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结石等。
铁
婴幼儿、青少年:易烦躁、爱哭闹、睡中易惊醒、精神萎靡、厌食、挑食、生长发育迟缓、经常头晕、失眠、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差、学习成绩差等。有资料表明,缺铁可导致末梢神经障碍,至少25%的多动综合症患者的血铁浓度降低,补铁后症状即消失。
成年人:工作效率降低、学习能力下降、表情冷漠呆板、易烦躁、抗感染抵抗力下降等。当血红蛋白继续降低,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黏膜和结膜苍白,有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指甲脆薄、反甲等。
女性:面色苍白暗黄、唇无血色、发无光泽、失眠多梦、四肢乏力、畏寒怕冷、月经量少或量多或闭经、痛经、皮肤易产生皱纹和色斑、口腔易发生溃疡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妊娠早期贫血与早产、低体重儿及胎儿死亡有关。
碘
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孕妇严重缺碘影响胎儿神经、肌肉的发育及引起胚胎期和围生期死亡率上升。
婴幼儿缺碘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如矮小、行动笨拙,甚至产生弱智、智力低下,严重者发生呆小症(克汀病)。
青春期缺碘,会出现毛发粗糙、肥胖等症。
锌
少年儿童:食欲不振、味觉减退、有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皮炎、伤口不易愈合、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缺乏时可致侏儒症。
青少年:性成熟推迟、性器官发育不全、第二性征发育延迟等。
孕妇: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胎儿的畸形,出现低体重儿。
不论儿童或成人,缺锌均可引起食欲不振及味觉减退,出现异食癖。锌缺乏病一般还会有皮肤干燥等症状,在急性锌缺乏病中,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和秃发病,也有发生腹泻、嗜睡、抑郁症和对眼睛损害的情况。
硒
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引起生长迟缓及神经性视觉损伤还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心肌纤维坏死、心肌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损伤;另外,硒缺乏与大骨节病发病有关。
铜
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影响胶原正常结构,导致骨骼生长障碍、骨质疏松、心血管受损。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早期症状是疲乏无力,体重减轻,肌肉和关节疼痛;膝和踝关节可发生浆液性或血性肿胀,齿龈也会出现松肿或炎症;全身出现点状出血,早期局限于毛囊周围和齿龈处,进一步发展可到皮下组织、肌肉、关节、腱鞘等部位,甚至出现血肿和瘀斑,维生素C缺乏,胶原蛋白形成障碍,致使骨骼形成不良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缺乏时可致全身性出血,所以称为“坏血病”。
维生素A
(视黄醇)
眼部症状:角膜干燥、变粗、浑浊、对视觉不敏感,继之角膜表面有溃疡或小的溃烂,严重时溃疡扩大,前房积脓,角膜穿孔,虹膜脱出,晶状体消失而失明。“夜盲症”是维生素A缺乏时最早的症状,属功能性改变,摄取足够维生素A后即可恢复。
皮肤:初期上皮组织干燥,可致多种继发病变,如感染或病理钙化,柱状上皮过角质化。之后,皮肤干燥变粗和脱屑,继而发生丘疹。多见于上臂与大腿伸侧,后逐渐向前臂、小腿、肩背部及颈部蔓延。而丘疹是由毛囊肥厚而突出的角化物所形成。角化物堵塞皮脂腺管,皮脂腺分泌受抑制,而形成皮肤干燥症并伴有皱纹。
骨骼和神经系统:骨生长受抑制,脑脊液压力增加,并压迫神经系统,如坐骨神经和脊神经萎缩;切片发现神经细胞有变形。影响生长发育,儿童发育延缓,骨生长停止。齿龈增生与角化,影响成釉质细胞发育,牙齿也停止生长。
维生素D
(抗佝偻病维生素)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维生素B1
(硫胺素/抗神经炎素/脚气病因子)
婴儿期脚气病大多数为急性,常突然发作,病情危重。早期可有面色苍白、急躁、哭闹不安和浮肿,易被忽视。年长儿童的脚气病则与成人相似,以水肿为主要表现。水肿初起时只见于胫前区,较严重者才有整个下肢和面部浮肿。这是由于食欲减退,蛋白质摄入少,形成低蛋白血症,同时又有心功能不全之故。
维生素B2(核黄素)
“三炎”: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
维生素B12
(红色维生素/氰钴胺)
进行性脱髓鞘,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烟酸
“癞皮病”即“三D”综合症:腹泻、皮炎、神经性痴呆
叶酸
1)典型缺乏症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内;2)神经管畸形:孕早期缺乏导致以脊柱裂和无脑畸形为常见的神经管畸形;3)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此文如果对您和您身边的朋友有用的话,请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小编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喜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