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漯河市二院中医针灸

202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导读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带状疱疹就这样悄然而至,燥热与瘙痒、疼痛的交织,内心的煎熬,最重要的是,影响形象有木有!别着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有妙方,精彩内容,见正文!

案例

魏某某,女,58岁,退休。年8月初诊。主诉自左侧乳房至背部(过中线)疼痛三天后长满疱疹,疼痛不可挨衣被,彻夜难眠。自行在别处就医一周无效后来我科求治。观其疱疹成簇分布,较密集,皮损鲜红,疱疹透明体积较大,患者呻吟不断,疼痛难忍,持续低热,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苔黄脉弦滑,诊为肝经郁热型蛇串疮,遂选皮损处围刺,支沟,阳陵泉,太冲,阴陵泉针刺泻法,TDP照射。后刺络放血,加拔火罐,涂药。一日一次,三日后痛减,一周后结痂,15天后痂退、新肉生出,稍有痒感不适,已无任何疼感。随诊未见疱疹复发及疼痛反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一年四季皆可出现,皮损可见于全身各处,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感觉神经节,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疲劳、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因此中老年及体弱者容易罹患。有传染性。

(图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病变特点

半侧皮损:沿着身体一侧皮肤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

半侧舌苔:患者舌苔可见一侧无苔或少苔。

半身出汗:常见一侧无汗且多为病侧。

半日疼痛:跳痛、刺痛、灼痛,昼轻夜重。

病变部位

最常见者为沿肋间神经分布,其次为颈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

见于胁肋部:未见皮损时应与肋间神经痛加以区分。

见于肩部:早期易被误认为肩周炎或颈椎病。

见于腰部:早期易被误认为腰肌劳损或腰椎病。

见于面部:眼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其他部位:

病程及预后

疹出之前可出现发热、倦怠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不明原因的呈线状分布的疼痛,夜间甚,不能缓解。出疹期:潮红斑-丘疹-水疱。

病程:儿童及年轻人约2~3周,老年人约3~4周,愈后极少复发,严重病例,特别皮疹泛发者往往提示免疫功能缺陷及潜在的恶性肿瘤,应及早检查发现。

预后:若水疱晶莹透亮,发疹期较短,速出速退,预后较好。若水疱浑浊不清,萎软皮厚,发疹期较长,缓出缓退,预后较差,并发症较多

小编说:

本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19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