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病根本不用看医生,热敷就能治

2017-9-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昨日精彩回顾

医院助34岁尿道下裂患者重拾人生希望

瑞瑞,加油!医院祝14个月尿道下裂患儿节日快乐

医院为全国小儿尿道下裂患者搭建疑难病专家会诊平台

历时5年,7岁男童终于成功修复尿道

医院党支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热烈祝贺我院护理部主任田方培同志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好多人因为工作和生活习惯的因素导致颈椎病、胃病、肌肉劳损、受凉、受寒等很多疾病的产生。这里为大家介绍个极简单效果有好的小妙招给大家----中药盐袋热敷。

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消除和缓解疼痛,这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外敷疗法。

热敷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单纯利用其物理(温热)作用,二是在相关穴位处进行中药热敷,使药理和物理功效合二为一,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行气止疼、祛风除湿等功效。

关节痛

方法

将粗盐放入锅中炒热,直到烫手即可,把炒热的粗盐用布包起来;将粗盐热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功效

关节痛主要是由于受凉或者血瘀,经脉闭阻不通所致,采用热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风寒感冒

方法

将麻黄、桂枝、生姜打成粗颗粒,放入锅中炒热用布包起来,热敷大椎穴,以感觉微微发烫为宜,最好晚上睡觉前进行,一般热敷20分钟左右。对于感冒伴有咳嗽者,可加肺俞、定喘等穴位。

功效

热敷大椎穴有利于祛除体内寒气,解表发汗,以达到治疗风寒感冒的目的。

落枕

方法

取适量食醋,加热到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浸蘸热醋敷大椎穴或颈部疼痛处,同时慢慢活动颈部,每次大约30分钟,每日2~3次。

功效

落枕是风寒之邪侵袭,经络闭阻不通,或者扭伤及气滞血瘀所造成的,用醋热敷可起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痛经

寒凝血瘀型痛经

方法及作用

用吴茱萸药液热敷小腹,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目的。

气滞血瘀型痛经

方法及作用

取云南白药用酒调糊,用棉纱布包好,再用热水袋包裹热敷在小腹,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连敷3~5天,起到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用好盐袋,就等于是请了个好家庭保健医生。用粗粗盐能刺激和促进皮脂腺的分泌,有助于帮助我们排出体内老化物和去除表面死皮层,所以对于一直想要拥有更加细腻肌肤的人的女性来说,都可以适当的食用粗盐,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加的显著。

  盐袋的保温性比较好,可以持续发热比较长时间,温度也相对固定。而暖水袋开始时比较热,而后温度迅速下降,很快就不热了。所以盐袋热敷效果比较好。粗盐热敷对盆腔炎以及慢性输卵管炎症有帮助。盐热敷治愈疾病的例子很多,看来这个疗法真的很管用。

腹泻

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

方法及作用

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虚寒体质的慢性腹泻

方法及作用

虚寒体质者的慢性腹泻可使用干姜、补骨脂、桑螵蛸各50克,加水毫升煎煮20分钟,取汁热敷肚脐周围,每天敷20~30分钟左右。热的药渣也可以用来热敷。

中药热敷可以治病,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采取热敷疗法,也并非人人适合、什么时候都能适用,中医热敷应注意以下问题。

 热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01

热敷主要是针对寒性病症,所以温热病症的患者不宜热敷。这类人群常表现为容易上火,特别怕热,或伴有口臭、便秘,女性还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等。

02

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以患者能耐受、避免烫伤为度,通常40~50摄氏度即可,热敷20分钟左右。热敷过程如出现皮肤烧灼、刺痛等感觉应立即停止,以免皮肤起疱。

03

皮肤感觉不敏感或异常的人群,如老人、小孩、糖尿病伴有神经病变及中风患者,不宜盲目热敷。如果需要热敷,则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否则很容易烫伤。

04

皮肤有溃烂或皮肤病者,要避免在皮损表面进行热敷,以防感染或刺激皮肤病,加重症状。

05

扭伤、拉伤等急性软组织损伤初期,皮下有瘀血,24~48小时之内不宜热敷的,否则会加重局部肿胀。

06

妇女月经期,妊娠期禁用热敷;过敏者、危重疾病患者、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禁用热敷,见血疾病者禁用热敷。血压高时禁用热敷,热证疾病禁用热敷。

如果有相关类的问题需要咨询可直接回复4

欢迎







































鍖椾含鏉冨▉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鐧界櫆椋庢不鐤楀摢閲屾渶鑳芥不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15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