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糖友惠糖尿病300问糖尿病的危险
2017-2-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尿病的危险信号
很多人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可又没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就以为不是糖尿病,殊不知有些糖尿病的症状并不典型。其实,只要血糖升高,就是身体已经给你发出了糖尿病的危险信号,提醒你必须要注意了。那么,哪些现象是糖尿病经常出现的危险信号呢?
容易困倦乏力
在正常情况下,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当人体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时,血液中的糖虽然足够多,但是不能充分进入肝脏、肌肉组织的细胞内,机体组织就得不到很好的营养,身体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所以会感到困倦乏力。此外,在糖代谢紊乱时,由于肝脏、肌肉组织摄取的氨基酸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导致代谢紊乱,电解质出现异常,也会导致糖友出现乏力、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降低等症状。所以,当你常常出现困倦乏力时,很可能是糖尿病在向你招手了。
饭前心慌手抖
饭前心慌手抖常常是低血糖的表现,反复出现低血糖可能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的早期信号,这和胰岛素分泌有关。在糖尿病前期或早期糖尿病时,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不能对血糖升高做出及时的反应,而是延迟一定时间,胰岛素的分泌变得与血糖水平不同步。当进餐之后,血糖升高但胰岛素分泌不出来,其分泌的高峰已经滞后2小时左右,并且在3~5小时(通常在下一餐前)仍维持高水平,这时候血糖已经下降,而不恰当的高胰岛素水平更导致血糖明显降低,因此就在下一餐前出现了心慌手抖的低血糖反应。有类似症状的,最好尽快就诊,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长试验和检测胰岛素水平,就能得出明确的诊断。
经常口渴多食
口渴多食是糖尿病典型症状之一,尤其表现在病情较重的或控制不好的糖友。因血糖过高,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糖分经肾小球滤出,尿糖增加,致使肾小球滤液的渗透压增高,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就会产生尿频和尿量多。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出的糖也就越多。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会发生细胞内脱水,机体为了补充缺失的水分会反馈刺激口渴中枢,让人感觉口渴,大量喝水来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因此排尿越多,饮水自然增多,形成正比关系。再由于尿中丢糖过多,使机体的能量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便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进一步导致血糖升高,使尿糖更多,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当经常出现口渴多食时,要及时去看医生了。
视力下降
临床上有不少人是因为看不清东西,视力下降去眼科检查时发现眼底出血,转到内分泌科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血糖升高可通过晶状体外渗透压的变化来影响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从而影响视力。而且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导致全身微血管病变,当损及眼底视网膜血管,即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两目干涩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75%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友,在发病15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友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50%以上。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病变的发病率愈高,而患有眼底病变的年轻人较老年人危险性更大,预后更不好。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不仅眼底病变的发生机会少,同时对视网膜损害也较轻,否则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发生反复出血,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或并发白内障。所以当出现视力下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手足感觉异常
有的人常会感觉到四肢麻木发凉,或蚁行感,或戴手套、袜套感,或疼痛等感觉异常,尤其以手指及脚跟感觉明显,对症治疗无明显效果,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为什么糖尿病会出现手足感觉异常呢?因为若长期的高血糖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异常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神经,也可影响神经的营养及血液循环,引起血管的狭窄,肢体的微循环障碍,使得周围神经缺血缺氧,接下来就会发生神经变性坏死,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除了肢体疼痛的表现,还有肢体温度感觉的下降,很多人常常因为对高温的不敏感,容易出现肢体的烫伤,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常常胃胀恶心
说起胃胀、恶心,大多数人会以为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殊不知糖尿病也会引起胃胀恶心的症状,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糖尿病性胃轻瘫。可表现为饭后饱胀感明显,恶心,食欲差,做胃运动功能检查发现胃动力减退和排空延迟。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0%~76%的糖友可并发胃动力障碍。这是因为血糖升高可以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力减低而出现胃轻瘫。由于胃蠕动减弱,造成胃窦无张力和排空延迟,而幽门收缩时间延长,故常常出现胃胀、恶心、呕吐。若反复出现类似的症状,针对胃肠道和肝胆系统治疗无明显缓解或易复发时,那就应该去查查血糖了。
反复腹泻或便秘
血糖升高会导致自主神经损害,还会导致肠功能的改变。若交感神经抑制功能受损引起肠道运动加速可出现腹泻;而迷走神经运动功能减弱则会引起肠蠕动减慢,又可出现便秘。当食物在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又会导致细菌过度生长,促使胆盐分解,脂肪吸收不良,便会再引起腹泻。糖尿病腹泻,夜间较白天多见,大便常为稀水样或半稀便,量不多,无黏液和血,没有明显的腹痛,有时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用消炎、止泻药效果不佳。血糖愈高则腹泻与便秘愈重,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糖尿病导致的反复腹泻或便秘以中老年人居多。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发生慢性腹泻,除想到消化不良、肠炎和肠道肿瘤外,应考虑到糖尿病腹泻的可能。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