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心血管健康心悸是种什么感觉

2017-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原因

      

1、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

2、非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出现后的心悸。

3、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

      根据不同性质的心悸,考虑的疾病          

1、伴心前区痛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亦可见于下内脏神经症等。

2、伴发热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伴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方式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症综合征。

4、伴贫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此时常有虚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休克。慢性贫血,心悸多在劳累后较明显。

5、伴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

6、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应做的检查          

结合病史、临床特点(病程、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起病方式)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伴随症状、诊治情况及促发环节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进一步检查范围以求确诊或排除。

1、病史采集:仔细询问病史对于心悸的诊断尤为重要。了解心悸的发生是否与体力活动、精神状态以及应用药物等因素有关,心悸发作时间以及病程长短对于病因的的初步判断、明确下一步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重点以及方向、治疗方案的确定都有很大的帮助。

2、血清T3、T4、甲状腺吸碘率:明确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

3、血糖:明确有无低血糖

4、血、尿儿茶酚胺:明确有无嗜铬细胞瘤

5、血常规、骨髓穿刺:明确有无贫血

6、心电图:明确有无心律失常及其性质。若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可适当进行运动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

7、心脏超声:明确有无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病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明确诊断          

1、器质性心悸: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并结合病史、查体进行诊断。

2、功能性心悸:该诊断必须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原因之后方可诊断,故功能性心悸的诊断应该放在最后考虑。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最好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12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