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读片中枢神经病例精彩赏析

2016-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来源:影享国际

作者:焦晟

01临床病史男性,60岁。4个月前出现头痛,无恶心、呕吐、头晕。伴有渐进性右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记忆力减退。体格检查:右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02影像检查

图1头颅CT平扫

图2头颅MR平扫:T2WI

图3头颅MR平扫:T1WI

图4头颅MR平扫:DWI

图5头颅MR增强

03解读1.所示图像中以下哪些部位可以发现病变?A.小脑半球B.脑干C.第四脑室D.中脑导水管E.脑池答案:ABE解析:幕下多发病变异常强化病灶,位于脑内,累及小脑半球及脑干,第四脑室呈受压改变;右侧桥小脑角池、环池及桥池增宽,内可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DWI呈高信号,考虑为表皮样囊肿。2.T1WI增强扫描可见多发强化病灶,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膜瘤B.淋巴瘤C.转移瘤D.胶质瘤E.寄生虫答案:B解析:幕下脑内多发病灶,多邻近脑表面,形态不规则,可见分叶及脐凹征,CT平扫呈等/稍高密度,磁共振TIWI及T2WI呈等皮质信号,DWI信号稍高,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符合脑内淋巴瘤表现。04诊断病理诊断:

手术切除部分小脑内病灶,病理为(小脑)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活化B细胞来源,高度侵袭性。

免疫组化结果:

CD20(+++),CD3(-),CD10(-),BCL6(-),MUM1(+++),Ki67(90%),CD21(-),BCL2(+++),AE1/AE3(-),CD99(-),Syn(-),CgA(-),CD56(-),C-myc(70%)

PET/CT未见脑外其他部位受累,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05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里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指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无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病变的淋巴瘤,继发性是指全身淋巴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绝大多数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且多为B细胞性。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罕见,约占原发脑肿瘤的2-6%,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减低的患者,免疫功能减低的患者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风险更大,年龄更轻。男女比例相近,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不特异,多与受累及部位有关。

病变多位于幕上,单发多见,也可多发。病变多位于接近脑室或脑膜表面的区域。常见部位包括脑室周围白质、深部灰质核团、胼胝体,不典型部位包括脑干、颅神经、海绵窦、松果体及垂体。

病变密度/信号均匀,出血及钙化罕见,CT平扫通常呈高密度,MR信号T1WI及T2WI均呈等信号,瘤周水肿常见,多为中度-明显水肿。增强扫描病变强化明显,呈弥漫均匀强化,无明显坏死,环样强化常见于艾滋病患者的PCNSL中。DWI呈弥散受限表现,MRS示胆碱峰升高,NAA峰降低,可见高大脂峰。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关键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类高度恶性的肿瘤,通常需要和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和脑膜瘤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在影像上有其一定的特点,其典型表现为:接近脑室或脑膜表面的肿块,单发或多发,密度及信号均匀,坏死、出血、钙化罕见,增强扫描呈弥漫均匀强化,占位效应相对较轻,弥散受限。当其影像表现不典型时,MR波谱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提供额外的帮助。

作者简介:焦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CT及MR的影像诊断。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11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