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的骨质疏松症六大预警信号,看看你

2016-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提起糖尿病的危害,人们往往对糖尿病性肾病、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病等耳熟能详。其实,还有一种发生在骨骼系统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害性大,致残、致死率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躯体骨骼长期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它就是不容小觑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那么他们二者之间又有什么特殊的联系呢?为何糖尿病人易发生骨质疏松?

1糖尿病时,不仅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钙、磷等矿物质也随尿大量丢失,加之糖尿病人饮食控制较严,不注意钙的补充,造成“钙负平衡”,低血钙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多,刺激破骨细胞,使溶骨作用增强,导致骨质脱钙及骨质疏松。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讲2成骨细胞表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对成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糖尿病时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使得成骨作用减弱。另外,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糖尿病人由于缺乏胰岛素,骨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影响了骨骼中钙的沉积,从而加重了骨质疏松。

3长期糖尿病引起肾功能损害时,肾脏1a—羟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致使“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讲4许多糖尿病患者并发性腺功能减退,而性激素(如雌激素、睾酮等)的缺乏又会促进和加重骨质疏松。5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及神经病变时,会影响骨的营养供给,造成骨营养障碍和骨质疏松。与糖尿病有关的骨质疏松风险因素

1.血糖控制和糖尿病管理不佳

2.眼睛受伤造成视力不佳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3.足部溃疡和神经损伤造成平衡性差

4.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和关节活动不足引起的体5.重超标造成活动力变差

6.低血糖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讲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积极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首先是控制血糖。早期使用胰岛素,能纠正代谢异常,防止渗透性利尿引起的钙丢失,有效阻止骨量减少,维护骨骼重建。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讲补充含钙量高的食物。在控制每日总热量的基础上,要求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均衡营养。可适当补充牛奶,大豆、鸡蛋、鱼等。注意别同时吃大量菠菜、苋菜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以免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坚持适量运动。户外运动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还可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增加并保持骨量。在阳光充足时运动,效果会更好。 

点击图片听听医生怎么讲补充钙剂。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患者,除治疗原发病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等药物,以补充钙质。格外注意预防骨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由骨折引起的伤口不易愈合,因此糖友要特别小心如脊椎、髋关节、肩关节和腕关节等部位发生骨折。下周义诊预告提前进入直播间向专家提问心脑血管疾病李小明副主任医师10.:30-11:30糖友秋季慎防感冒汪毅主治医师10.:00-15:00胰岛素注射指导杨婷护士10.:00-15:00糖友营养不良,如何增强吴东红主任医师10.:00-15:00

内容转载自







































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最好
白癫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10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