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支架冠脉仍需舒通

2020-10-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50岁男性,三个月前因冠心病住院。住院期间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医生发现他的一支冠状动脉出现了严重狭窄,于是在病变部位植入了一枚支架。手术非常顺利,数日后出院。

出院后的两个月中,此人胸闷、胸痛再也没发作过,于是就自行停服了医生开的药。直至两周后,他再次感到胸痛,并且迟迟不能好转。到医院检查后,被医生诊断为急性心梗,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原先植入支架的部位形成了血栓并完全堵塞了血管,医生只得植入了第二枚支架,一周后出院。

虽然最终救治成功,但从上面的案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01

植入支架不意味着冠心病治愈

介入手术只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仅使用此方法治疗后病情就会痊愈,而且一劳永逸,如果疏于管理,一部分病人会在术后一段时间支架植入处出现再狭窄,致使病情复发或出现新的冠脉病变。因此患者应定期复查。术后复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监测支架的情况,维持通畅,防止血栓和再狭窄出现;二是防止冠状动脉疾病进展,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故术后应坚持服药。

02

术后要再做冠脉造影复查

介入支架手术破坏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可导致血管内膜过度增生、血管重塑及血管的弹性回缩,从而使得术后约有15%的病人(目前多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发生再狭窄。   再狭窄多半发生在植入支架后的6-9个月,因此病人应该在术后6-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一旦发现再狭窄,可再次球囊扩张或再植入支架,解决再狭窄问题。即使无再狭窄,医生也会根据冠脉情况对患者做些用药调整,因为除左主干外,仅对造成血管狭窄70%的病变植入支架,而患者其他冠脉血管、其他部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6个月后复查可以了解强化药物治疗及生活干预后病变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用药,避免心梗的发生。   随访时间为:患者冠脉介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后每半年随访一次)。

03

介入对已损伤心肌效果有限

介入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冠心病病人的正常生活。一部分手术做得较晚的患者,因为心脏损伤较重,介入治疗虽然能够改善缺血区域的血供,但对已经损伤的心肌效果有限。因此这类病人应当避免过于劳累,以免心脏压力太大。   冠脉内植入支架后有的患者过度忧虑,担心脱落等问题,产生了胸部不适等非特异症状,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起居。其实大可不必过分紧张。因为介入支架一般采用的都是不锈钢合金材料,具有很强的支撑力、耐腐蚀和塑形记忆功能,不会生锈和塌陷。术中操作扩张支架时给予的高压力超过汽车轮胎压力的6-8倍,使支架紧紧镶嵌于冠状动脉壁上,因此不会移位脱落。

04

支架术后服药方案应遵医嘱,不能随意停药

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的支架绝大部分为药物涂层支架,按照国际指南建议,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至少一年以上。如果需要服用他汀类药、降压药及降糖药等,也应严格遵医嘱。另外,一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如冠心舒通胶囊对支架术后胸痛胸闷缓解有帮助,研究表明支架术后坚持服用还能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几率。冠心病患者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如果治疗中出现不适,应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植入支架后,如果发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hl/18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