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得糖尿病的陆游,饮食笔记上写了什么
2023-2-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跟陆游一起养生吃粥
今年(年)高中学测国文科的阅读测验出了一题有趣的题组,是「陆游粥品私房笔记」,也就是陆游当年亲自整理的食谱。题干中透过陆游的饮粥习惯,连结现代营养学对于食物的见解,并分析不同食物型态、烹调方式对升糖指数(GlycemicIndex,又称作GI值)的影响,进一步指出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陆游有什么影响。
题组没有附上出处,经过多方查证,原来陆游是在《斋居纪事》写下如何做粥的。陆游重视养生,他了解食不同的粥有不同的好处,以乌豆粥为例:
用新好大乌豆一斤,炭火鬻一日。当糜烂,可作三升米粥,至极熟,下豆,入糖一斤,和匀,又入细生姜棊子四两,一法。鬻豆熟后,以熬熟麻油浸之,豆上油深寸,半密覆之,文武火鬻候,露出豆,即以匙伴,转更鬻,令泣尽由方止。每鬻成粥一釜,可下豆三四梚,搅匀入糖如前,不用姜棊子。
做法平实详尽,似乎只要我们准备好材料,也能做得上几碗。陆游的吃粥爱好非常有名,他曾经写下至少60首与粥相关的诗词,更不用说各种粥的推荐文:
地炉夜热麻秸暖,瓦酺晨烹豆粥香。不是有心轻富贵,从来吾亦爱吾乡。《杂赋》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食粥》
护圣杨老又云:「平旦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予虽未之试,然觉其言之有味。《老学庵笔记》
古代的美食食记概就像陆游这样,写出吃粥的优点,又教读者如何煮粥,顺便还把朋友的心得文也附在自己笔记里。
这次国文考题题组,不只将陆游的业配文整理给大家,还连结了相关健康知识。题组中提到的升糖指数(GI值),指的是各种食物对于「增加血糖快慢」的影响力,若某食物消化分解越快,造成血糖上升速度越快(或是波动幅度越大),某食物的升糖指数就越高。
换句话说,某食物即具有高升糖指数。文中因为粥容易被消化吸收,具有高GI值,因此考题延伸出,患有糖尿病[1]的陆游由于爱吃粥,更难控制血糖起伏,甚至可能因而折寿。
长年患有糖尿病的陆游,生活习惯如何?
糖尿病对陆游的影响很大,古代将糖尿病叫做「病渴」、「肺渴」或「消渴疾」。52岁的陆游在《铜壶阁望月[2]》写下「十年肺渴今夕平,皓然胸次堆冰雪。」
他写诗明志要告诉大家:「我这十年的糖尿病现今都好了,现在的我一样胸怀赤心,冰雪般清廉正直(希望能报效国家)。」虽说糖尿病应该是慢性疾病,不可能治疗到好,因此「今夕平」可能不符实情。这段话中陆游要强调的是,为了国家自己不惜一切都要拼命。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诗中佐证,陆游开始罹患糖尿病,应该是40岁上下的事。
同时,陆游也一再提醒大家,他其实知道糖尿病和某个生活习惯有关。
陆游在《和张功父见寄[3]》中提到:「正复悲秋如骑省,可令病渴似文园。」就如同悲秋时节,陆游会想到潘岳(因潘岳做《秋兴赋序》);他的身体得了「病渴症」,也让他想到司马相如[4]。用同一个典故,陆游还在《秋思[5]》中写道:「相如病渴年来剧,酿酒倾家畏不供。」
他生的病和司马相如一样是糖尿病,最近这几年越来越严重。担心酒不够喝,陆游只好倾家荡产地酿酒。甚至,陆游在《忠州醉归舟中作[6]》写下:「不堪酒渴兼消渴,起听江声杂雨声。」他没有办法禁得住酒后口渴与糖尿病引发的不舒服症状,只好半夜醒来听听江水流动,搭配着细雨的声音。
关于「酒渴」,也就是酒后口渴,陆游曾提到:「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枕上偶成》)、「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夜汲》)他有时躺着听雨声、有时起来走动,因为酒后睡眠品质不佳,半夜因口渴醒来喝水。
从上得知,陆游把「酒渴」与「消渴」连结在一起,他已经发现糖尿病与喝酒有关,同时,他也知道糖尿病会让他更想喝酒,但却说不出来酒精对于糖尿病是什么影响。陆游晚年写了许多「止酒」诗,让我们先来观察陆游怎么停酒的。
「病余犹止酒,睡起独焚香。」(《幽居》)陆游曾经因为生病而想停酒;「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中。」(《溪上作》)虽然没有在朝为官,但他仍时时关心国家大事,陆游也曾因为不想透过酒精麻痹自己而停酒;「今年复止酒,歌舞陈空觥。」(《晚步》)他想停酒的念头,不单一次,是一年接着一年,尝试了多次的。
「欢言洗杯酌,又破止酒戒。」(《溪上小酌》)可是只要朋友相聚,陆游就破戒了。「止酒还开惭定力。」(《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破戒后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怎么自己定力这么不够。「平时一滴不入口,义气顿使千人惊。」(《长歌行》)不然他平常可以滴酒不沾;「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对酒》)因为陆游知道,喝酒往往是让自己身体更糟的原因啊。
千年前孙思邈就提到
凡积久饮酒,无有不成消渴病者,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备急千金要方》
唐朝医家孙思邈在他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中,将「消渴」的成因、酒精的角色、消渴治疗的方式,做了当时代的建议「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重养生的陆游可能时有所闻。
不过,陆游的止酒之路不太成功,虽然他知道饮酒和自己的糖尿病有关,但却不知为何相关,如同他喜欢吃粥,却不知吃粥怎么影响血糖。若他生活在现代,我们除了会给陆游一份饮食须知外,还会分享现今「饮酒与糖尿病」主题的卫教知识。
酒精如何影响糖尿病
酒精对糖尿病除了造成短期与长期的影响外,也涉及糖尿病造成并发症的严重度。
1.酒精会让饭前血糖更低、饭后血糖大幅升高
防止糖尿病恶化的重要观念是控制升糖指数值,尽量让食物引起的血糖起伏不那么大。然而,饭前饮酒,会让身体本来可以维持血糖稳定的能力下降,导致饭前的血糖更低。
而饭后喝酒,会将刺激身体原本已经储存的糖类,使之分解到血中,导致饭后血糖大幅增加[8]。因此,无论饭前或饭后饮酒,都会增加体内血糖的变化程度。
2.酒精的长期影响—增加胰岛素阻抗性
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重要内分泌激素。胰岛素阻抗性(insulinresistance)高是糖尿病的重要前兆,意思是「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若是身体对胰岛素有较高阻抗性(或是身体细胞对胰岛素较为不敏感),那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能力就会下降,血糖就会不容易降下来。
事实上,酒精造成的长期影响是,影响身体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程度,让敏感度下降。因为身体对于胰岛素逐渐不敏感,即所谓胰岛素阻抗性升高,因此降血糖的作用下降,当血糖降不下来,久而久之,就可能进展成为糖尿病。
3.酒精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
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通常十分危险。糖尿病所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而大量饮酒的糖尿病个案,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甚至死亡的机率。此外,糖尿病还容易导致神经、视网膜、肾等身体部位的病变,酒精会增加这些病变的发生率与严重度。
年老的陆游眼睛状况不佳,视力模糊看不清楚,眼上还有分泌物。他在《荔子绝句》写到「放翁游蜀十年回,病眼茫茫每懒开。」也在《目昏有感》中写下「两眦眵昏八十余,尔来触事觉空疏。」眼睛的问题,会不会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呢?这部分难以下论,但可以做参考。
左餐右粥年年饱,南陌东阡处处闲。幸免催租败幽兴,岂容对酒惜酡颜。
陆游爱吃粥,更爱喝酒,若要减少血糖的震荡起伏、控制糖尿病的话,饮食上除了少喝粥外,更要注意酒精对糖尿病的影响。陆游身上多病痛,但他也了解这些病症与酒精相关,因而多次戒酒。若是陆游能重新翻阅《备急千金要方》(或是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相信他应该能有一个更健康、愉快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