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看个刺激的合谷透后溪,太冲透涌泉

2021-3-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再来个太冲透涌泉:

透穴针刺手法起源于元代,透穴刺的特点是:针刺少,而刺激穴位多。

一方面可减轻针刺的痛苦,另一方面同样可做到取穴多,利用多个穴位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透穴刺法,就其透刺的方式来看,有三种:

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如丝竹空透刺率谷、地仓透颊车、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等,可增强疏通本经经气的作用,提高对经脉疾病的治疗效果。

向邻近经脉透刺

多为同一平面的横向透刺,如风池横透风府,曲差沿皮向外透头临泣,印堂透攒竹等,可增强疏通局部经气的作用,对改善局部症状效果明显。

向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多为直刺深刺,如阳陵泉透阴陵泉、合谷透劳宫,昆仑透太溪,光明透蠡沟等。这种刺法刺激量大,针感强烈,可调和阴阳,调节表里,对改善全身症状和远端病症效果较好。

8医讯好消息

我院拟定于11月27日在广州市举办“全国穴位埋线及泻血排瘀疗法研修班”▲微创埋线技术是针灸与现代生物材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基于经络和神经生物学的奇穴埋线技术实现了速效与长效治疗效应。采用党东旭教授发明的药磁线植入技术,将药磁线植入穴位,结合特定穴位和针法对穴位进行长效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与传统穴位埋线相比较,党东旭教授对微创埋线技术进行了针具、材料和技术三方面的创新,易学易用,安全方便、效果持久。1、微创穴位埋线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及针对临床常见病症的治疗原则、辨证分型和处方配穴;2、穴位埋线疗法在肥胖病、美容方面的诊断及治疗(痤疮、黄褐斑、除皱);、穴位埋线对常见疼痛病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4、穴位埋线在内科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患:胃炎、胃溃疡;治疗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失眠、干眼症、便秘、癫痫、振颤麻痹等);

5、穴位埋线调理与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综合症、亚健康及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应用;6、穴位埋线常用穴位的定位,埋线特点,注意事项;7、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8、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及现场操作演示。

▲万病之源在于“瘀”。人之所以疼痛的部位不同,患的疾病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地方被淤血堵塞.把这些淤血疏通,供血正常,病痛就会消失,人自然变得健康美丽。从人体结构上来讲,只要血液循环畅通,我们的身体就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老化,逐渐出现了血液循环障碍,不能向全身各细胞、各器官正常供氧和输送营养,使各器官的功能与人体免疫力逐渐降低,导致持续老化,最终产生各种疾病、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等!泻血排瘀疗法是向人体各个器官供血末端最易瘀塞的59个穴位上系统并针对性排除堵塞在毛细血管里的瘀血,使血脉畅通。??排瘀可以改善的疾病:

1、内科疾病:感冒、高血压、肠胃病、心脑血管病等。

2、外科疾病:多发性毛囊炎、软组织损伤、痔疮、甲沟炎等。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关节炎、扭伤、腰肌劳损、手足发凉、脚气等。

5、神经系统疾病:视神经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脑梗死、脑血管病及后遗症、记忆力减退、神经功能紊乱等。

6、五官科疾病:急性结膜炎、迎风流泪、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口唇干裂、鼻炎、慢性中耳炎等。

7、妇科疾病: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乳腺小叶增生等。

8、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

9、皮肤科疾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面部痤疮、黄褐斑、色素沉着、斑秃等。

▲邀请参加对象:

凡从事内科、疼痛科、针刀科、康复科、养生保健、中医科及乡村医生等各医疗单位均可参加。

▲培训费用:元(包括学费、教材费、证书等)▲培训时间:年11月27日-29日(26日报到)。

▲培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zd/19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