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时晓庆荣获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荣
2021-2-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日,省卫计委发布表彰年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和标兵的决定,此次在全省范围内共表彰了16名“全省医德医风建设标兵”和名“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我院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时晓庆荣获“全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时晓庆先进事迹:
时晓庆,女,汉族,生于年10月,庆城县桐川乡人,年参加工作,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院工作至今,先医院住院医师、内科副主任,医院主治医师、内科主任。
时晓庆,一位土生土长的普通女性,然而就是这位普通的女性,在自己所从事的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她的钟爱和热情,始终恪守为医患服务的职业理念,坚持一切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视患者如亲人的职业信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三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全部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了医疗事业上。三十年来,经她诊治的患者达20余万人次,参与抢救危重病人1万余人次,良好的职业操守使她成为广大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放心大夫”。她带头钻研业务,开展疑难杂症项目攻关,突出的医院里的技术骨干和业务先进工作者。她对待同事热情大方,对初进科室的医护人员关心爱护,循循善诱,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她成为同事眼中的“好大姐”、“好老师”。
时晓庆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医院、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青睐,病房里一面面鲜艳的锦旗见证了她的光辉和荣耀,她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放心大夫、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优秀科主任”等荣誉称号。年9月至12月,受省卫计委选派,她远赴乌克兰国立医科大学学习神经内科学,医院在该学科的空白。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成绩,是因为她不仅医德高尚,而且医术精湛,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视病人如亲人的赤诚之心!
视患者如亲人。时晓庆同志出生在庆城县桐川乡一个叫党崾岘的贫困小山村,从小,他就亲眼目睹了父老乡亲受疾病困扰而又无钱医治带来的痛苦,让她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静,她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医生,用自己的双手和实际行动帮助父老乡亲和广大群众,让他们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功夫不负有心人,10多年后,她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医学院校,在校期间,她不仅认真学习,还积极参与实践,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她真正走上医疗岗位成为一名医生后,治病救人的抱负激发了她极大的工作热情,边学边工作,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多少次危重抢救中,每当患者脱离危险时,她疲惫的脸上才能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80岁的患者张某某,不仅患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还有心肌梗塞、腰间盘突出症等病症,真可谓“百病缠身”。这样的患者,对于一般的医生来说,可能会推辞,但自从她接触这位老人到现在的十年时间,从未推辞,只要患者有要求,她都会不厌其烦,积极诊治,十年来,她已经为她诊治千次以上。特别是在年,老人突发心梗,不省人事,她愣是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抢救一周后,硬是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她还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患者家属,只要老人病情有变化,她都会第一时间进行诊治或电话指导。像患者张某某这样的“老客户”,她有很多,她不知为他(她)们的病痛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有时候她会在椅子上疲惫的睡着,同事们心疼地劝她,“下次,你可以不再接受这样病情复杂的患者,医院的条件有限,要是有个万一,再遇上难缠的家属的话……咱何必呢?”可她却说,“我从大山里走出来,我深知农民群众的不容易,在我们这里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让他们去更远的地方!”三十年里,有过被误解、被刁难、甚至被患者或者家属无理漫骂,但她没有怨言,没有放弃,在积极救治的基础上,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让患者和家属明白事理,从而支持她,配合她;每当这时,她都会偷偷流下欣慰的泪水。
视医德为根本。“医者仁心”不仅是时晓庆同志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更是她治病救人的行为准则;“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她的眼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她做人行医的至高目标,她用自己一颗赤诚之心换来了无数患者感激之心、“健康之心”。时晓庆同志的家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从父辈起,就生活拮据。这样的家庭生活,对她影响甚大,从小她都很节约。参加工作后,她把这种节约的生活习惯到带到了工作中,每天来看病的人有很多,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农民群众,挣钱都不容易,面对这种情况,她都会用一颗仁慈的心对待,除了用精湛的医术尽最大可能治疗患者的疾病,减少他们的病痛外,还用自己的德行去温暖每一位“受伤的”患者。“能用一块钱解决的事,绝对不用一块一毛钱!”这是她治疗、用药的基本原则和行医底线。她不但选择用最便宜的药品给患者减少经济负担,还帮助他们解开心灵上的困扰,让他们勇敢面对疾病的折磨,坚强的走出疾病的困扰。患者罗某某家里只有老两口,都60多岁了,是个“五保户”,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全靠政府救济,但这位老人的病也不轻,高血压、冠心病,每年住1-2次医院,那是家常便饭。面对这样的患者,她都尽量用便宜药进行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治疗时间,但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现了“双赢”。每每这样,罗某某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最头疼也是最害怕的事情解决了;每每这样,罗某某都会前去感谢那位她心目中的好人——“席大夫”(第一次就医时误将“时大夫”听成了“席大夫”,就沿用至今,时晓庆同志也故意未予以纠正)。多次以后,罗某某感觉心里过不去,带来自家产的鸡蛋以表谢意,但被“席大夫”婉言谢绝。时晓庆同志谢绝的“红包”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她觉得,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是份内之事,一个医生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他就愧对了“医生”二字,愧对了身上穿的“白大褂”!
视事业如生命。从医三十年来,她从一名普通医师一步一步走到科室主任的位置上。一路走来,见惯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看透了生命的起起伏伏,也让她领悟到了鲜活生命的崇高可敬,虽然没有了初从医面对死亡时的胆颤心惊,但时刻肩负救死扶伤重任的压力却让她很多时候都寝食难安,这是她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份敬畏,也是她对待事业的唯一信念,那就是——“生命至上”。尽管工作中有许多艰难险阻,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但她始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并倾尽全力的去热爱她、珍视她、守护她。“五加二”、“白加黑”对于她来说不是什么困难,第一时间治病救人才是她最大的愿望。三十年来,经她诊治的患者已达20余万人次,参与抢救危重病人1万余人次。年6月3号,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但对于时晓庆同志来说,这一天极为难忘,因为这一天,她除了正常门诊外,共救治5名农药中毒患者。这一天,他只吃了一顿饭;这一天,他只喝过几口水;这一天,她的汗水没有停过。当最后一位农药中毒患者意识清醒时,她累了,她倒在了抢救室。三十年来,正是有她艰辛的劳动,才使成千上万的病患脸上露出了笑容。而她却在逐渐变得苍老,年龄与相貌已经显得有些不匹配。她也想花更多的时间做做美容、化化妆,把自己打扮打扮,让自己也“臭美”一把,但当她想起还有更多的患者等着她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工作、选择了事业。
三十年的辛苦,三十年的劳累,使她也患上了严重的疾病,腰间盘突出、高血压等等,但这都没有吓倒她,没有让她退缩,她仍一如既往地工作,满腔热血地为患者服务。正是由于她不懈地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如今,医院的骨干医师,管理着内科24名医护人员,承担着年近万例的门诊住院患者的康复任务,她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更大了。正是由于她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医院内科已经成为了全县医疗行业的重点科室和示范科室,很多患者都慕名前来找“时大夫”看病,不大的内科病区里,满墙都是患者赠予她的锦旗和感谢信,面对荣誉和称赞,她都会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这是我应该做的!”。
视技能如手足。内科疾病的千变万化,让从医近三十年,见惯了疑难杂症的她有时候也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因此,她把提高医疗水平当做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础,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学习成果,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正是由于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年获得了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历,撰写的《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影响》、《成人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临床分析》、《奈韦拉平长期使用肝毒性临床观察》等三篇论文先后发表于《中医药导报》、《海南医学》等国家核心期刊。至开展的《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项目被评为庆城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开展的《前列地尔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课题被评为庆阳市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参与开展的《微创脑室引流配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课题为评为庆城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开展的《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痛性病变的临床观察》科研项目正在实施中。此外,她还多次赴省内外参加学医院进修学习。除了抓好内科疾病的学习、实践与治疗,她还跨专业学习、实践,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内科专家,还是外科能手,内外结合,为病患解痛。从医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她从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正是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道德情操,医院多次选派她参加“三下乡”医疗服务队。几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庆城的每一个乡村,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患者送医送药;年还作为上级医师到华池县五皎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下乡支农活动,并圆满完成了带教下级医师的任务。
30年弹指一挥间,一切荣誉都已成为过去,等待她的仍将是无休止的奋战。对此,她无怨无悔,她要把爱心与奉献留给每一位患者,她将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在家乡扶贫攻坚的征途中,承担起医护人员的责任,为“解除人类之病痛”的誓言而奋斗,正如她所说:“既然选择了做医生,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患者服好务,患者的认可和信赖是对自己的最高奖励!只有这样,也才是自己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