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措施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6-10-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失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糖尿病眼部最严重的并发症。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长时期的高血糖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决定因素。

糖尿病的病程和高血糖的程度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44%-51.3%。国内一组数据显示,糖尿病病程10-14年的患者约26%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高达63%。除高血糖是产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外,高血压、高血脂均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血糖是关键

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逐渐恶化,视力在不知不觉中模糊起来,因此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稳定眼底病变。

2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美国的一项研究已证明,积极控制高血压,将血糖和血压有效控制接近正常范围,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3控制血脂。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其血脂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血脂代谢异常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4合理饮食。

高蛋白低脂低盐富含食物纤维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主张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对于肥胖患者来说,要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

5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

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舒缩趋向正常化,各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肥胖者来说,可减轻体重,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粘度和脂质的含量,缓解动脉硬化。当然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易引起眼底血管破裂,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一般以散步、打太极拳、轻度的肢体活动等较为适宜。

6注意精神活动正常化。

情绪紧张可使体内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活动加强,血液中儿茶酚胺激素提高,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舒畅,要宽宏大度,妥善解决各种不愉快之事,排除干扰。

7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查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以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时间间隔建议:1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首诊,以后每年一次;2型糖尿病:确诊糖尿病时首诊,以后每年一次;如在检查时有异常发现,应更频繁的进行随诊。

总之,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早的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蛛丝马迹,一但出现眼部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便保护现有的视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医院吴静医师授权发表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s/9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