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ampTISC2015李焰
2020-7-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6月26日-28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大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叩诊锤论坛座无虚席。上海交通大医院李焰生教授带来题为“头晕与脑白质病变”的精彩讲座。李焰生教授指出,临床上见到头晕伴脑白质病变的患者,要仔细分析头晕的病因,而不是随便地“戴帽子”,认为头晕一定是脑白质病变引起的。
一、头晕病因众多
头晕是一种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头晕的病因众多。
(一)头晕和眩晕的主要病因
1.(外在性)眩晕:通常是由前庭系统功能异常所引起,前庭周围性病因多见,最常见原因是BPPV,其次是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前庭中枢性病因包括前庭性偏头痛、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肿瘤、脱髓鞘等。
2.失衡(姿势障碍):多由神经感觉系统疾病引起,如视觉障碍、深感觉障碍、小脑病变、共济失调等。
3.晕厥前:多由心血管系统引起,包括低血压、贫血、低血容量、低血糖、严重心律失常等。
4.头重脚轻:非眩晕性头晕症状最难描述和界定,与多种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惊恐、躯体化障碍等)、内科疾病和药物有关。
诊断常见的头晕、眩晕和失衡有5个关键点,可以鉴别70%-90%的病例。包括:(1)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枢性位置性眩晕/眼震;(2)自发性复发性眩晕:VM,MD;(3)持续旋转性眩晕:VN或中枢性假性VN或中枢性假性VN;(4)频繁的头晕/平衡:VPSCD;(5)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失衡:恐惧性位置性眩晕双侧前庭病变。然后我们再问:眩晕的性质、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诱因及伴随症状。
头晕最常见的疾病为BPPV、偏头痛和精神障碍。
(二)慢性主观头晕的诊断
表1慢性主观头晕(CSD)的诊断标准
表2CSD的诊断分型
对例CSD的躯体和精神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老年持续头晕的特点包括:多形式、多病因。一项美国横贯性研究纳入例65-95岁连续的在社区全科医生(47名)处就诊的慢性头晕。结果显示,晕厥前是最多见的头晕亚型,占69%;44%有一种以上头晕亚型;心血管疾病是重要病因,占57%,其次是周围前庭病(14%)和精神疾患(10%);药物不良占23%;62%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的头晕病因。
头晕,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头晕,具有多种病因:
-累及前庭系统,主要导致眩晕
-累及心血管系统(体位低血压、心律失常、自主神经系统反射异常)导致晕厥和晕厥前为主的头晕
-生命体征不稳定和严重系统疾病导致非特异头晕和疲乏
-大量药物引起非特异性的持续性头晕
-神经系统病变(视觉、前庭、深感觉、MSA)导致失衡、平衡障碍和跌倒
-情感精神障碍导致非特异性的头晕(易有SMD和VV)
二、头晕的辅助检查
目前我国眩晕诊断的现状是:(1)知识有限:全科缺乏,专科知识狭窄;(2)条件有限:患者背景,医院要求,客观条件。我们应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临床技能(问诊、学习、经验),不盲目做大量检查,只做针对性检查(国内外指南推荐)。
一项研究纳入来自社区的明显头晕人群例,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者37例,另选择无头晕者40例,并盲法进行详细的神经耳科评估。结果发现,听力检查、前庭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在2组间无差异,头晕者有显著多的姿势异常、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
颈椎检查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价值吗?年《AgeAging》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32例临床诊断为继发于颈椎骨质增生的VBI与32例同年龄、同性别对照者,比较了其颈椎放射学表现。结果未见两组间有包括椎间盘间隙狭窄程度和骨刺表现的差异。因此,没有理由将颈椎检查作为诊断VBI的常规检查。该杂志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对20例头晕的老年人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将结果与9例同年龄的无头晕老年人进行了对比。结果提示MRI不能发现头晕的病因。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将颈动脉狭窄作为晕厥前性头晕的病因,会导致不恰当的诊断检查,其后果是增加费用、患者焦虑及假阳性发现。TIA表现为独立的晕厥前样头晕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头晕已被排除为可接受的TIA的症状。极为罕见的是,眩晕可以是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的症状,头晕是严重狭窄者体位变化时的表现。欧洲心脏病学会明确地声明,没有研究提示Doppler超声检查对典型晕厥者有价值。
《AJNR》发表的一项研究观察了CTA、增强MRI(头和内听道)对孤立头晕的价值;包括单纯头晕患者,无以往有明显导致头晕的病史,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结果发现,上述检查对单纯头晕的影像学检查的发现率极低,改变临床处理的发现率更低。因此,不推荐影像学检查作为常规措施。《AmFamPhvsician》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提示,不推荐使用实验室检查作为头晕病因的初始检查;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血管性危险因素、进行性单侧耳聋者考虑影像学检查;用MRI而非CT检查。
年《Laryngoscope》杂志发表了一项病例回顾分析。结果发现,3年间对急诊头晕眩晕患者的CT扫描仅能发现极低的有意义病变。提示,如果严格执行CT检查指南可以节省大量资源;对所有头晕患者进行MRI检查,既不可行也无益处,但对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者进行MRI检查的意义重大。年《AmJEmerMed》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急诊对头晕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率差异很大,但不伴随卒中诊断的改善,发现率很低。
总之,对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若不进行病史和症状学分析,不加以选择性地进行颈椎、颈动脉或椎动脉、头颅CT/MRA、CTA或DSA检查,均不能帮助临床诊断,不推荐开展。
三、WML的意义
头颅影像学检查常常会发现脑室旁或深部白质高信号,其原因有很多。脑室旁白质高信号的常见原因有正常老化、脑小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等(见下表)。深部白质高信号的常见原因包括局灶性多见于白纸梗死、局灶脱髓鞘、局灶胶质化、偏头痛、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脑病等。李焰生教授指出,白质病变是动态的,可能随着时间增加或减少、消失。
脑小血管病常见白质病变,这样的人会不会有头晕呢?会的。如果脑干或小脑梗死或者出血,就很容易引起头晕。另外,这些病人可以出现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表现为步态障碍、跌倒、动作缓慢、碎步、步基增宽、无明显震颤及强直。WML严重者的跌倒事件的风险较轻者高1倍。小血管病还会导致抑郁焦虑障碍,认知障碍也会有特异性头昏脑胀、反应不清楚、迟钝的感觉,也叫头晕。如果一个患者有头晕,看到影像学需要进一步分析是抑郁、认知障碍、典型的卒中、帕金森还是其他原因。
四、头晕伴WML
WML和头晕都是非常常见情况,有多种病因。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二者可能有因果关系:
-卒中(非特异性或特异头晕症状)
-VCI(头晕可以是非特异症状)
-血管性抑郁(头晕是常见的非特异症状)
-SCVD导致步态障碍、跌倒(诉说为头痛)
2、两者可能具有共同的病因
-体位低血压(MSA、糖尿病、系统病)导致头晕和WML
-偏头痛容易有头晕和WML
3、两者为伴随或不明机制的相关
-巧合,多见于老年人群(心血管病、药物引起头晕,老年亦有W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