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心识

2019-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3、意识:此识依意根末那识,而识别法尘,故名意识。前五识都有实质的根,根又分浮尘根和胜义根。如眼见色,先经外在眼珠等肉质的浮尘根,然后色的影像投射到视神经上,再经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神经网。据说这些精细的神经网便是胜义根。由胜义根而引发识现起。一般说意识的根为第七识而无质性,即唯此一根,无浮尘根。不过,整个神经网统归汇总于大脑神经网,从理上来推论,因为前五识的现起不能离开第六意识而起,所以大脑神经网可以是前五识的总“胜义根”,同时是第六意识的“浮尘根”。第六意识的“胜义根”则是第七末那识。这样,则显得较为有深浅粗细层次。第六意识所缘之境,不是实质的色境,与前五识所缘的有实体的五尘(色声香味触)不同。一般来说,意识所缘的是前五识落谢的影子,而非实物。比如照相机镜头,可比作前五识,直接面对物体,而物体通过光线,把影像投射到相机里面的胶片上。意识就是缘这个影像,而做种种分别判断。意识不能一直作用,须要休息,这是生理上的自动保护。这有五种情况:一是深睡时的无梦状态,二是昏厥状态,三是入无想定,四是无想天的天人,四是入灭尽定。从大脑电波来看,意识运作时,脑电波波动大,叫做活跃态;意识停止作用时,脑电波波动小,叫做抑制态。若是在催眠中,波动又不一样;在定中,脑电波波动最小,甚至可以成一条直线。对普通人来说,就意味着死了。所以,定力好的人,睡眠不多,定力很高的人,可以不睡眠,他一坐,就比一般人睡眠质量还好。意识的作用非常强大、广泛,可以通三世。









































白癜风容易康复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s/17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