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按摩养心保肝健脾清肺固肾

2019-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中医的五脏功能

心,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颜色为赤色,对应的食物五味为苦,功能包括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心主神志,功能正常时,人的精神旺盛、神志清楚;出现障碍时,容易出现心悸、健忘、惊恐、失眠等病症。

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的颜色为绿色,对应的食物五味为酸。功能包括肝脏生化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若功能不彰时,临床上常见两眼昏花、眼睛干涩或易流泪、夜盲,以及易抽筋、失眠或多梦等症状。

脾,在五行中属土,对应的颜色为黄色,对应的食物五味为甘。主管消化、吸收与运送营养物质功能,维持肌肉的健康,还包括营养物质的化生与统摄血液的功能。若功能失常,容易产生食欲不佳、腹胀、便溏、气血虚弱、水肿或肌肉消瘦、四肢倦怠无力等现象。

肺,在五行中属金,对应的颜色为白色,对应的食物五味为辛。除主呼吸功能外,还包括水液输布以及皮肤、毛发等的功能。若功能失调,容易导致外感风寒风热、咳嗽、气喘、小便不利、自汗、少气声低等情况。

肾,在五行中属水,对应的颜色为黑色,对应的食物五味为咸。除主管泌尿功能外,还主管人的精、气与生长发育,主骨生髓。功能包括了泌尿、生殖、内分泌、骨髓造血、水盐代谢。肾精不足,会造成肾功能退化、骨髓空虚、身体逐渐衰老、生殖能力减退,足痿不利于行、腰腿无力等症候。另外,与耳的听觉、头发的生长也有密切关联。

五脏按摩调节提升五脏功能健康

经络是中医学的一大发现与发明,是与西医神经血管淋巴三大管道系统相关联又自成体系的人体网络系统,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运行气血与生命元气。穴位是五脏经气的出入门户,针灸穴位或按摩穴位,可以调节五脏功能。

1养心穴

心俞:

位置:背部第5胸椎脊突下,向两边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容易受到惊吓、心烦、健忘者,常按摩此穴位,有助畅通心脉气血的作用。夏日三伏天时,可搭配敷贴由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麝香等药材制成的益元膏,以增强心主血脉的能力。

百会:

位置:位于头部的顶端处。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2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百脉于此交会,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可调节大脑功能,调控气血下行,具有调节全身阴阳平衡的作用。

内关:

位置:手腕第1横纹上方2寸处,位于两筋的中点。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1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凡心、胸、胃的不适,都能以按摩内关穴缓解;此穴位可以养护这3个脏器的健康。

三阴交:

位置:足踝内侧直上3寸(即4横指幅宽),靠近腿骨后缘处。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1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气血两补,能降血压、养心神,助安眠,平衡脑功能。此穴也适用于健脾与固肾。

2保肝穴

肝俞:

位置:背部第9胸椎下,向两边旁开约1.5寸(大约食指、中指合并,第2指节横幅约1指半宽)的位置。

按摩方法:循着穴位点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能舒通肝气,补肝养肝,泻肝胆湿热,治疗慢性肝炎。

行间:

位置:脚拇趾与第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处。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1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泄肝火、凉血热,治疗血热性疾病;改善腹胁胀、腰痛无法仰身或弯下、肋间神经痛等。

章门:

位置:肚脐上方2寸(约两横指的宽幅),两边横开约6寸,位于第11肋骨端点。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可强化保健肝脏,是治疗肝血虚与慢性肝炎的要穴;凡心、肝、脾、肺、肾、心包络之疾病,也都可以辅助按摩此穴。

曲泉:

位置:身体坐正、膝盖弯屈成垂直,以手指压住膝盖内侧(与脚大拇趾同侧)横纹头,腿伸直时手指按住部位,正好在一条小筋下方与一条大筋上方所形成的凹陷处,就是此穴所在。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1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清湿热、泄肝火、疏通下焦(肚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大肠、肾脏、膀胱等),对肝胆湿热性炎症、以及脐下腹痛、小便不利、膝关节痛、子宫下垂等有效。

3健脾穴

脾俞:

位置:背部第11胸椎骨两侧约2寸(两指幅宽)处。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3~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可疏通脾脏之气,增强消化功能,补益气血虚弱;经常按摩可预防感冒、止血、防止腹泻、增加调节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要穴,尤其适用于大病后的复元调养。

中脘:

位置:肚脐上方约4寸处。

按摩方法:向下深按约1.2~1.7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可强化肠胃消化机能,治疗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对冠心病心气不舒引起的胸腹气闷也有疗效。

京门:

位置:向上举起手臂,在身体侧边肋骨的最下缘处。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可增强脾肾元气,促进腰部、腹部与背部间气的流畅,对腹腔脏器慢性疾病引起的腹部胀满不适,具有良好疗效。

商丘:

位置:足踝内侧前缘直线与足踝内侧下缘横线交会处。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2~0.3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可健脾利湿、通调中气。适用于有腹胀、便秘、肠鸣、泄泻、黄疸或消化不良等情况;缓解足踝疼痛。

4养肺穴

肺俞:

位置:背部胸椎第3节下方,外开约1.5寸处。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3~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此穴是肺脏精气转输出入、流注聚结于体表之处,具有增强肺脏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治疗各种肺部病变。夏日三伏天时,可搭配敷贴益元膏,以增强秋冬呼吸道抗病能力。

印堂:

位置:两眉头的正中间处。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按压20次。

功效:可宁神益智、疏风清热。有助于改善外感风寒风热引起的鼻炎、头痛,以及慢性晕眩、失眠等症。

迎香:

位置:鼻翼外侧两道沟纹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按压20次。

功效:可散风热、通鼻窍。对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窦炎等缓解有效。

丰隆:

位置:足踝外侧上方约8寸处。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1.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有运化痰湿的良好作用,可治疗咳嗽多痰,以及脾虚肥胖、高血脂引起的晕眩等症,还能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

5固肾穴

肾俞:

位置:背后腰部肾脏处,脊椎旁开约1.5寸的地方。

按摩方法:向下深按约0.5~1.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增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可补益肾虚,缓解腰酸背痛、小便白浊。夏日三伏天时,搭配敷贴益元膏,可以增强虚寒型慢性肾病的康复能力。此穴也适用于保肝。

气海:

位置:肚脐正下方约1.5寸处。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1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能补元气强壮身体,对于性功能下降、遗精、遗尿、不育、月经不调等生殖系统相关疾患有良效,对抗衰老有良效。

足三里:

位置:位于膝下3寸,腿胫骨外侧旁开1寸处。

按摩方法:向下深按约0.5~1.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能增进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固养肾脏,提高全身免疫力,对治疗脾胃与肾脏的慢性疾病有重要作用。

涌泉:

位置:5个足趾屈起时,足心正中部位所出现的凹窝,就是穴位所在处。

按摩方法:向下按约0.5~0.8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

功效:此穴是肾经的起源处,可对治肾虚体弱;按摩此穴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末梢循环障碍,消除手脚冰冷等症。

编后语:血液循环很重要,没事多敲打自己,让血液循环更通畅吧~

(内容来源于网络)

号外

小编已开通个人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s/17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