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NEJM综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
2017-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为供应视神经的动脉血供急性障碍,可引起视神经缺血、缺氧,造成视神经损害,分为前部ION和后部ION,进一步又可细分分为非动脉炎ION和动脉炎性ION,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多见于老年人。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BiousseV医师详细介绍了非动脉炎性ION和动脉炎性ION的诊断和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学特征和评估、以及治疗策略。相关内容于年7月在线发表于NEnglJMed杂志上。
视神经病变为导致视力下降的较常见原因。视神经为一组脑白质纤维束,可将信息从视网膜传递至大脑视觉处理区。对于任何原因所致的视神经损伤,均称为视神经病变。与常发生于年轻患者的炎症性视神经病变不同,ION是由血液供应不足所致,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反映视神经独特的解剖学结构和血流供应(见图1)。ION为最常发生于老年人群的急性视神经病变,据估计,其在年龄≥50岁老年人群的年发病率为2.3~10.2/10万人。
图1.视神经血液供应和视神经乳头解剖学结构
根据视神经受累的节段,ION可分为前部ION和后部ION,前部ION占90%。前部ION和后部ION可进一步分为非动脉炎性ION(与血管炎症无关)和动脉炎性ION。动脉炎性ION由血管炎症所致,以巨细胞性动脉炎最常见。
非动脉炎性ION
诊断和临床表现
视神经前部小血管病变可导致灌注不足和前部视神经缺血。许多因素均可加重缺血,导致视力转归恶化(见图2)。非动脉炎性前部ION主要表现为孤立性、突发性、无痛性单眼视力下降,伴视神经盘水肿。视力可在数天或数周内进行性下降,可能与视神经盘水肿相关的局部间隔综合征致缺血加重有关。
图2.非动脉炎性前部ION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策略
急性非动脉炎性前部ION的诊断主要基于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检查证实存在瞳孔传入障碍和视神经盘(包括视神经乳头)水肿(见图2)。诊断非动脉炎性前部ION最重要的线索为检查结果,如存在生理性小视杯视神经乳头,小杯盘比值提示高危视神经盘(见图1)。在非动脉炎性前部ION急性期,视神经盘肿胀,上述表现很难发现,但眼部检查仍然可能提示高危视神经盘。视神经盘水肿通常在6~11周缓解,并出现节段性苍白视盘(见图3)。
图3.非动脉炎性前部ION伴高危视神经盘
不同患者的视力下降程度亦不同,可从视敏度正常伴视野缺损至显著视力下降。尽管近半数非动脉炎性前部ION患者可发生永久性视力损伤,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减压治疗研究(IONDT)显示,43%视力低于20/64的患者接受减压治疗6个月内会至少恢复3行的视力(Snellen视力表)。
非动脉炎性前部ION患者的视神经影像学检查通常正常。眼眶部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压脂成像有助于排除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或炎症性视神经病变。
识别前部ION非常重要。对于急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炎症性视神经病变通常存在过度诊断。眼球运动疼痛持续数周,提示炎症性视神经病变而非ION。前部视神经病变伴视神经盘水肿致急性、无痛性视力下降,提示前部ION。
病理生理学特征及评估
非动脉炎性前部ION由供应视神经前部的小血管病变所致,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高危视神经盘对非动脉炎性前部ION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见图2)。其他可能导致视神经乳头拥挤的视神经解剖学异常(如视神经玻璃疣和视神经盘水肿)也可能增加非动脉炎性前部ION发生风险。
与非动脉炎性前部ION相关的最常见系统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发生于50%的患者)和糖尿病(发生于25%的患者)。高胆固醇血症、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与非动脉炎性前部ION发生风险增加相关。高凝状态亦是罕见诱发因素,对于下列非动脉炎性前部ION患者,应进行凝血因子检查:无血管危险因素、双眼发病、同一只眼反复发病、家族史、有血栓形成或凝血疾病家族史。
急性出血伴贫血伴全身性低血压也是非动脉炎性前部ION的诱发因素。导致非动脉炎性前部ION的诱发因素还包括眼内压急性升高,这可见于接受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患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接受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患者。一些药物也可增加非动脉炎性前部ION发生风险,这些药物包括胺碘酮、血管升压药、血管收缩药(如鼻充血减轻剂)等。
复发风险及对侧眼受累风险
(略,需全文PDF,请回复此白殿疯病能治好吗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